在一些外界人士看来,这也是大唐没有选择入股三一的原因之一。相比在北方“深耕”多年的华创风能,三一在风资源方面乏善可陈。王中炯却并不承认。“大唐可能只想和一家设备商合作,我们联系得晚了一点。”三一电气一名高管则向本报记者表示,最终没能合作成功的原因是大唐提出的条件略显苛刻:大唐提出要控股,但只能保证优先使用三一的风机。
不过,这可能让三一电气又一次错失快速发展的良机。至少,由中国风能协会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不少开发商所选用的主要供货商都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这份名为《2010年市场前十风电开发商主要机组供应商供应比例》的图表,龙源电力去年将最大的订单给了联合动力,占到其去年装机总量的28%;国电电力去年新装996.7兆瓦,其中约897.03兆瓦由联合动力供货;大唐新能源最大的供货商仍是华锐风电,占到22%,但华创风能以16%紧追其后。
实际上,风电开发商与设备商联姻远非行业新趋势。去年底,华电集团与江苏新誉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双方共建新能源设备生产和工程工程包的股份制公司,其中华电集团占股51%,江苏新誉为49%。几乎是同时,华电集团的二级单位国电南自则以2.88亿元参与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定向增发,获得18%的股权。
外资企业绑定央企
国内风机生产商与外资企业合作的趋势,在去年即开始显现,而最新的进展是,一些外资企业也将加入这轮设备商与开发商捆绑的产业链的整合。本报记者获悉,Nordex(北京)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正在与华电集团洽谈共建合资公司。Nordex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95年,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外风机制造商之一,截至去年Nordex在我国累计装机524.7兆瓦,位居设备商排名第14。但在新增装机榜单中,Nordex排名未能进入前二十。一位接近Nordex的人士称,德国企业Nordex今年在欧洲销售受影响较大,因此迫切希望在中国市场上有所突破。“Nordex已经和华电沟通了大半年,有可能在春节前就会有结果。”欲在中国市场上发力的外资企业并不仅是Nordex。但考虑到中国的电力市场相对封闭,寻求捆绑的企业也并不鲜见。
12月8日,西门子与上海电气(601727.SH)签署协议,共同成立两家新的合资公司以专注于中国风电市场。在即将成立的两家合资公司中,西门子占有49%的股份,上海电气占有51%的股份。其中一家合资公司将会面向中国市场和西门子全球供应网络,研发和生产风电设备。另一家合资公司将负责在中国地区的风电设备的销售、市场推广、项目管理、项目执行和服务。
国内风机生产商与外资企业合作的趋势,在去年有所显现。去年9月26日,哈电集团所属电机公司与GE签订协议,在江苏镇江成立哈电通用风能(江苏)有限公司,电机公司持有51%股权,通用电气持有49%股权。同时,电机公司还收购GE能源(沈阳)有限公司49%股权,并更名为“通用哈电风能(沈阳)有限公司”,双方由此搭建了全方位合作关系的平台。
“类似合作的根基是外资企业想要以技术换市场。”一位熟悉风电行业的人士说。一位不愿具名的发电企业人士表示,因为风电的质保期是5年,所以更倾向于与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如果几台风机一出问题,企业就赔不起,跑了,我们找谁去?”而出于这样的考虑,这名人士认为诸如联合动力、上海电气等央企今后的优势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