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人士透露,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规划,主要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的各子行业中,风电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太阳能利用受技术制约略有滞后,后续发展依赖于政策支持。
而此次新能源振兴规划纳入了核电开发利用的内容,核电发展有望加速。
规划适应新能源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钟瑚告诉记者,新能源振兴规划不同于平常的“十一五”规划,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规划,将着眼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新能源产业部分子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进程已经超越了原有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
原有的规划已经不适应当前新能源的发展。据悉,此次制定中的新能源振兴规划主要框架与之前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两个规划基本一致,但对未来的发展目标有重大调整。
吴钟瑚表示,当前在为能源、电力工业远远超出规划目标达到了新高度欢欣鼓舞时,资源、环境的挑战以及生态的悄然劣化却越来越严重。资源的短缺和能源、电力的超大规模发展,加上市场化改革的不到位,致使能源、电力产业的经济运营环境困窘异常,暴露出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性。此次规划的编制,经过了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的能源、电力需求市场,是对资源市场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和融资成本的统筹规划。
风电是发展重点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新能源振兴的重点在风电。原有的两个规划中,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为,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而事实上,到2008年末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000万千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牛犁介绍,在各类新能源中,风能近年来上得特别快,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能力已经是全球第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施鹏飞表示,原来《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风电到2020年的总装机容量定的是3000万千瓦,而现在这一目标有可能调整为1亿到1.5亿千瓦,而3000万千瓦的目标可能在2011年就能实现。
据了解,从今年起,我国将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和江苏等地建成多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