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风光无限”的装机排名却改变不了一个现实:在2006年-2009年中国新增装机连续四年保持翻番增长后,于2010年首次出现回落。2010年,我国新增装机增长率为37.1%,累计装机率为73.3%。此外,去年中国风力发电500亿度,美国却是700亿度。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解释,“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风机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约为2200小时,美国要高一些为2500小时;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限电,而美国却没有这种情况。”
他表示,去年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甘肃等风电装机较多的地区,都有15%-20%的限电,而在国外却没有这样的情况。
不容忽视的是,风电并网难的问题,已经使得风电的成长性出现问题。今年,华能新能源在招股书中预计,到2011年底,其控股装机容量将达到5.1GW。而去年底华能新能源首次IPO时,对这一数字的预计是5.5GW。
对上游风机制造企业来说,这可能直接导致其风机卖不出去。元富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分析师钟璘旸透露,“目前行业内总产能已达29GW,但今年风电装机容量仅达16GW,供过于求态势越演越烈。”
“现在设备商的日子难过。”一家北京风机制造企业的销售经理抱怨,“包括华锐、金风、东汽等龙头企业在内,各家制造商的工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工。”
而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制造企业间本已白热化的价格战更显炽烈。东海证券分析师牛纪刚则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风机招标价格下降到最低中标价格为3450 元/千瓦,最低报价达到3200 元/千瓦,甚至有样机生产厂商报价3000 元/千瓦。”
一位长期关注风电的人士评价,大公司们本想用价格战把小公司和竞争对手堵死,但事实是现在每个公司都难做,“还拖累了上游的零部件供货商,就怕整个行业崩溃。”
国内风机价格持续下降致使许多公司直接受到负面影响,即使在过去已经签订的订单也被迫进行合约修改,下调合同金额已接近现有风机价格。
风电设备商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一季度,华锐风电毛利率为19.48%,较2010年的20.63%为低。有研究认为,这种下降态势将持续至二季度及三季度,今年全年毛利率水平必然要比去年低。
今年一季度,华锐风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是负19亿元,去年末期为负10亿元,而在2009年末,这个数字还是正的,约为14亿元。金风科技的现金流也同样紧张,2010年一季度,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21亿元,尽管在年底转负为正,约为1.9亿元,但在2011年一季度,猛降至约负40亿元。
此外,风电采购补贴取消也将导致整机制造商盈利小幅下降。以金风科技为例,2010年其获风电专项资金补助为3550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66%,湘电股份(12.72,0.12,0.95%)(600416.SH)中风电专项资金补助占净利润比例也为1.6%。
“风电运营企业还可以看一下,我认为设备商已经没有看头了。”前述德意志银行人士分析。他透露,今年可能上市的国电联合动力将作为国电科环的一部分优质资产,随国电科环整体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