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获悉,11月15日,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289.SZ;0916.HK)发布公告,宣布以象征性的1元人民币对价,将其持有的联营企业——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动力”)3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能新能源”)。此举标志着龙源电力正式剥离这一长期亏损的资产。
据公告披露,本次交易已于2025年11月14日经龙源电力董事会审议通过。由于交易对手方国能新能源与另一转让方国能(北京)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国能电气”,亦转让其持有的30%股权)同受龙源电力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控制,故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相关关联董事在表决时已回避。
“1元交易”背后的沉重现实
这笔看似“白菜价”的股权转让,背后是联合动力严峻的经营困境。截至2025年9月30日,联合动力净资产已低至-71.37亿元,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状态;其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亦录得-5.74亿元的亏损。事实上,由于联合动力长期亏损,龙源电力早在2023年就已对其全部投资进行了减值处理,此次转让可谓对一项账面价值已近乎归零资产的最终处置。
交易完成后,国能新能源将持有联合动力100%股权,实现全资控股,而龙源电力将彻底退出。公告强调,此次转让不涉及人员安置、同业竞争或高层变动,旨在优化公司资产结构,聚焦主业发展。
从行业亚军到资不抵债:一个时代的缩影
联合动力曾是中国风电制造业的明星企业。成立于2007年的它,凭借技术引进和人才汇聚,一度创下辉煌业绩:2012年至2015年,其新增风电装机量曾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二,市场份额常年超过10%,被誉为“风电速成之王”。
然而,自2016年起,随着行业政策调整、技术迭代加速以及市场竞争白热化,联合动力未能及时转型。尤其在海上大功率风机的研发竞赛中逐渐落后,叠加成本压力与内部订单流失,其市场地位急速下滑,最终陷入连年亏损的泥潭。此次股权重组,也为这家昔日龙头的跌宕历程写下了阶段性注脚。

【编后语】1元转让30%股权,看似是一笔象征性的交易,实则折射出风电行业残酷的洗牌与战略重塑。对于龙源电力而言,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方能更专注于风电开发运营的主航道;对于国家能源集团而言,将联合动力收回全资控股,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彻底的整合或调整,为这块曾经的“金字招牌”寻找新的出路。在能源转型浪潮中,企业的进退取舍,无一不是对市场规律与战略远见的深刻考量。联合动力的命运转折,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