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近日,荷兰政府确认,其北海规划中的1GW大型海上风电项目——Nederwiek I-A场址招标在截止期内未收到任何投标申请。这一罕见情况为欧洲蓬勃发展的海上风电产业敲响了警钟,表明整个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
该招标于10月16日启动,10月30日截止,最终以“零投标”收场。为降低开发商风险,该场址规模已从最初的2GW主动缩减至1GW,并计划于2030年投运,足以为百万户家庭供电。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吸引投资者入场。
荷兰气候与绿色增长部长索菲·赫尔曼斯对此回应称,这一结果证实海上风电市场已进入一个“关键阶段”。她指出,自2018年企业开始“零补贴”投标以来,市场环境已发生剧变:风机、船舶和融资成本持续攀升,而工业用户对绿色电力的需求增速却低于预期,导致开发商难以获得支撑投资的长期购电协议,投资意愿受挫。
这一困境并非荷兰独有。德国、丹麦、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海上风电大国近期也遭遇了类似挫折,多个招标项目因缺乏投资者而被迫延迟或取消。
尽管遭遇挫折,赫尔曼斯部长重申,海上风电仍是荷兰实现能源独立和绿色转型的基石。作为应对,荷兰政府已迅速采取行动:在今年9月宣布恢复补贴机制,并计划在2026年通过补贴方式重新招标2GW装机容量,同时将于明年先期拨款约10亿欧元支持海上风电建设,旨在为市场重注信心。
掌上风电编后语:荷兰1GW项目的“流标”,是欧洲乃至全球海上风电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明确信号。它清晰地揭示,在“平价上网”的愿景之后,成本上涨与需求不确定性的矛盾正成为新的现实挑战。这提醒所有市场参与者,绿色转型并非一帆风顺的线性增长,政策的适时调整与支持至关重要。荷兰政府从“零补贴”到果断重启补贴的转变,体现了一种务实的回调。未来,如何在激励产业发展与控制用电成本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考题。对于中国风电产业链而言,这既是警示,也为具备成本和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全球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