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8日,我国北部海域规模最大、离岸最远、演练难度最高的海上风电综合应急演习——2025山东(青岛)海上风电综合应急演习,在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望海风电场成功举行。
本次演习由青岛市海上搜救中心主办,青岛海事局承办,联合山东海事局北海海巡执法总队、山东海上风电安全发展共同体、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同参与,共出动船艇14艘、直升机与无人机20架,参演人员超120人,构建起海陆空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检验了复杂海况下的应急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
演习围绕“人员撤离、落水搜救、船舶灭火、溢油处置”四大实战科目展开,模拟寒潮大风天气下,望海风电场运维船舶发生人员落水、船舶碰撞升压站引发火情与燃油泄漏等多重险情。在“人员撤离”环节,30名作业人员在极端天气下高效有序撤离,展现出风电场出色的应急调度能力。
作为全国首个离岸超30公里、水深超30米的示范性海上风电项目,望海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超300万千瓦,年供电可满足约800万城镇居民的用电需求。该项目建成全国首个无人值守智能化升压站,并落地“海上风电数字孪生智慧监管平台”,全容量登记CCER,是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的标杆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作为山东清洁能源建设的主力军,运营风电、光伏、储能等多元项目,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82.12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稳居全省首位。
本次演习有效验证了《青岛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等预案的实操性,提升了海上风电领域应对极端天气与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为山东乃至全国海上风电产业安全、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应急保障与实践支撑。
【掌上风电编后语】离岸30公里、水深30米,在波涛汹涌的深远海开展大规模应急演练,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海上风电产业迈向成熟运营的关键一步。随着中国海上风电不断走向深远海,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必须同步“走向深蓝”。此次演习融合无人艇、无人机、数字孪生平台等智慧手段,构建起“海陆空+智能化”立体防控体系,为行业树立了应急管理新标杆。未来,海上风电竞争不仅是装机规模的比拼,更是运营安全、应急能力与海洋生态协同能力的综合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