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项目在铁山港区正式开工,标志着北海深远海风电产业迈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莉致辞,市政协主席毛艳琼等领导共同出席。
李莉市长在致辞中表示,北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以实绩说话、以人民评价为标准,将深远海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向海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北海已规划建设五千多亩的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吸引三峡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地投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建链成群”的发展态势。她强调,北海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高效率、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在北海发展壮大。
据了解,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达210亿元,将构建涵盖科技研发、高端装备制造、运维服务及产业配套的全产业链体系。园区已成功引进金风科技、东方电缆、中车电机、中船蓝水海工、成飞叶片、中车株洲所等多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初步形成覆盖海上风电核心环节的高质量产业集群,为打造立足北部湾、辐射东盟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总经理吴启仁表示,三峡集团将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海上风电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高效开发北部湾海上风能资源,并推动海洋渔业、海上光伏等综合能源协同发展。
北海与三峡集团的合作早有布局。2024年11月,双方签署《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合作协议》,计划在3年内建成具备年产50台12兆瓦级海上风机的总装基地,并研发抗台风型叶片、漂浮式基础等定制化技术。园区建成后,预计将带动超过50家本地配套企业集聚,形成“塔筒—叶片—轴承”等关键环节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广西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规模超5000万千瓦。根据《广西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将逐步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集群,打造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推动近海与深远海项目示范化开发,并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制氢”等多元融合利用模式。“十四五”期间,广西计划核准开工海上风电装机750万千瓦,力争新增并网300万千瓦。
【掌上风电编后语】北海海上风电产业园的开工,不仅是北海向海经济战略的关键落子,更是广西乃至中国南部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信号。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海上风电正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协同”,从装备制造走向多元融合。北海凭借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有望成为辐射东盟的蓝色能源新高地。而如何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将是下一阶段的关键课题。风电逐浪,北海启航,这场向海而兴的绿色变革,值得持续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