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伤疤"变身"绿色心脏"
贝德堡3号风电场将建在Garzweiler露天矿复垦区域,这片曾被煤炭开采留下的"地球疤痕",即将竖起九座风机,成为城市能源转型的象征。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全面投运,届时:
⚡ 总装机容量达60MW
⚡ 年发电量可满足4万户家庭用电
⚡ 二氧化碳减排量相当于种植200万棵树
创新合作模式:城市共享风电红利
RWE与贝德堡市采用创新股权分配方案:
城市持有49%股份,直接参与风电收益分配
RWE每生产1kWh电力,向周边社区支付0.2美分"绿色补偿"
未来两家将共同运营贝德堡市总计156MW风电资产
能源转型的德国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RWE利用现有矿山电力基础设施直接并网,这种"退役煤电资产再利用"模式,正在成为德国能源转型的教科书级案例。当更多露天矿迎来"风机时刻",德国的绿色转型成本曲线或许正在被重新书写。
从煤炭到风电,这片土地正在见证能源革命最生动的实践。下一个被风机点亮的矿区,会是哪里?
掌上风电 编后语:当风机在露天矿上转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能源形式的更替,更是经济逻辑的重塑。RWE的实践证明,退役煤电资产并非只能成为环境负债,通过创新的股权共享和基础设施再利用,矿区可以成为城市能源转型的利润中心。这种模式能否在更多资源型城市复制?德国这场实验,正在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最鲜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