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设置首页] []

汉堡风能展

首 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中心

采购中心

项目招标

风能技术

专访报道

展会会议

人才招聘

风能书屋

百科资料

欢迎关键词竞价推广,热门搜索: nordex  叶片  株洲  基础环    请选好搜索类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成功抵御台风“摩羯”
2024-09-13 来源:广西能源集团
 9月6日23时,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以超强台风量级进入北部湾海域,中心经过附近海域的阵风达16-17级,北部湾部分区域浪峰最高达7-9米,成为近年来进入北部湾北面海面最强台风。风力强、雨量大、浪潮高、破坏性强,对广西能源集团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安全稳定带来巨大挑战,防台风形势十分严峻。
 
广西能源集团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规划建设83台单机容量8.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是全国首个规模化使用大容量风电机组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国内首例全部风机基础采用嵌岩导管架的海上风电项目。台风“摩羯”来临前,A场址工程共完成65台风机吊装,并网总台数51台。
 
 
为应对本次超强台风袭击,广西能源集团按照“一船一策”制定防台工作方案,严格执行海上风电施工平台人员100%撤离、出海船舶100%回港、在港船只100%防御。在此次台风过境期间,台风中心与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风电场最短距离约31公里,检测到的最大瞬时风速达到57米/秒,最高风速达17级。在此情况下,海上风电机组直面超强台风挑战,在规定风速内实现安全切出,风电场各类船舶共35艘、海上投运51台风机、海上在建32台风机、海上升压站等重要设备设施均未损坏,展现出卓越的抗台性能和高可靠性;风电场施工作业人员391人、船员305人全部安全,成功抵御本次超强台风冲击。
 
此次成功防御台风“摩羯”,源于严格的设计、精心的制造、严苛的质量控制、智慧的运维管理和创新技术装备的应用。
 
打造“智慧风场”,保障高效安全运行
 
“台”上稳如钟,“台”下十年功。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充分运用“卫星定位+5G+WiFi”技术,场址海域实现5G通信信号全覆盖,为防台风工作提供畅通通信保障。项目建设包括通航安全智能监管、海上视频监控、甚高频通信(VHF)等功能模块在内的智慧海上风电系统,以及多融合大数据中心、综合预警管理平台、智能一体化管理平台“一中心、两平台”,对风机状态及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对风电场及附近水域通航秩序进行动态监控,提升预警和应急响应效率。
 
在此次应对“摩羯”期间,项目运维团队通过智慧海风系统监测台风风向、平均风速、极大风速、气压、距风电场距离等情况,实时监控风浪情况以及风机状态,为制定抗台风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实现台风前预警预报、提前布防,台风中辅助决策、统一指挥,台风过境后灾后评估、高效切换。
 
 
项目同时配置激光测风雷达、风功率预测等智能系统,对风力生成、移动、强度等气象要素进行多时空尺度精细化模拟、预警、预测,并将天气预报和预测功率进行对比,提取风场海域气象源,不断优化预测模型,提高风功率预测的准确性,为风电场制定合理高效的发电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防台风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量身定制,提升机组抗台性能
 
精准设计

优选更适用于北部湾海域风电机组
 
既要利用风,又要抗台风,这是风电机组设计制造过程中必须要攻克的难题。在防城港海上风电项目设计阶段,结合前期风资源分析以及广西历年以来台风登陆情况,选用50年一遇的极端风浪流工况设计,并结合系统耦合及关键大部件承载能力分析,选用抗台风、安全等级较高的抗台风电机组,实现在设计阶段就注入抗台风基因。
 
 
机组配套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台风方向进行自适应偏航调整,实现让风轮始终正对来风方向,最大限度减少风机承受载荷。采用行业领先的半直驱传动技术,可将由台风引起的叶轮载荷以最短的路径、最直接的结构快速有效地传递至塔架基础。对机舱偏航系统、驱动链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在叶片、变桨系统、偏航系统、轴承类、塔筒等主要驱动承载部件环节采用增强设计和受力优化,使机组整体具备更高的可靠性、更强的承载能力和更优异的抗台风性能,可正面应对63米/秒风速的极端天气(相当于17级台风)。采用主动抗台风技术,在软件控制方面部署自主防台风控制系统,当遇到台风恶劣天气时,机组将自动进入抗台风模式,提升机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制造,实现“更小、更轻、更强”
 
项目风电机型叶片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叶片,在增加叶片强度的基础上减轻重量;应用航空级别空气动力学创新技术,借鉴航空飞行器翼型设计,使叶片具有更为优异的捕风能力;采用创新式的气弹裁剪技术,让叶片在长度加长、柔性增加的情况下,降低叶片最大受风载荷。
 
 
单支叶片长111.5米、重42吨,具有同级别最大的叶轮直径;轮毂中心距海面高度133.4米,扫风面积约6个足球场,实现风轮扫掠面积更大,发电效益更高,有效节约用海面积、降低机位点数量和造价成本,且更适用北部湾海域条件。良好的机组工艺制造水平,有效保障全部机组成功抵御本次台风侵袭。
 
精益求精,打造优质工程
 
项目开工以来,广西能源集团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团队沉着应对海况恶劣、地质复杂、全嵌岩基础施工等困难,优选行业头部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全面优化施工方案,采取单桩改三桩全嵌岩导管架基础嵌岩施工,实现平均嵌岩工期从45天缩短为20天,创造了国内全嵌岩基础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的最快速度,打造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广西样板”。
 
 
高效发电,变“台风区”为“富矿区”
 
抗台风是必备功夫,用好风是本职工作。台风过境前后时期是风机发电的有利时机,广西能源集团在成功抵御超强台风冲击的同时,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化风为电,在9日12时实现累计发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科学高效地将强劲风能转化成澎湃电能。
 
发展海上风电新质生产力
 
海上升压站是风电场的“心脏”,担负着电力集中、电力送出、设备保护、监视控制等重任。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上升压站采用行业领先产品,依托系统配置、空间布置、结构仿真、设备耦合、三维设计、健康监测六大核心技术,实现无人值守。升压站整体共四层,重约4000吨,最大容量可达78万千瓦,一天可以送电1680万千瓦时,满足280万户家庭需求,是当前全球采用模块化建设单体容量最大的新一代海上升压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截至目前,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衍生科技创新课题共141项,取得各类科创成果51项,正在加快筹建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及科研团队,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海上风电勘测设计、设备、施工、运维等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让更多成果“转得出、接得住、成长好”,打造广西海上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
 
风从海上来,越走向深远海,面临台风的几率越大、等级越强。未来,广西能源集团将加强深远海海上风电、陆上风电等领域技术研究和创新,进一步提升风电全流程抗台风能力,打造更多“捕风利器”,并探索“海上风电+牧场”“海上风电+氢能”“海上风电+储能”融合发展,不断开拓风电开发应用新场景,助推广西海洋经济和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ewindpower.cn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粘转自“国际风能网”的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国际风能网”;
②部分文章转载其它平台,目的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其仅为原作者观点,特别提醒: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依据!;
③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及时联系;

看完了,返回首页

同类资讯
• 超 59 万千瓦!山西大规模废止风光项目,新能源 • 2025能源格局大变局:风电光伏装机首超火电,非
• 25.59 亿风电大单落地!华电集团全国八省联动 • 华能黑龙江绥化600MW风电项目正式启动,加速
• 新疆电力市场化改革创辉煌:新能源低价引领,中 •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新标
• 中国能源革命迎历史性跨越:风光装机首超火电 • 中国海拔最高风光储项目首批风机并网 青海
• 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通 • 零的突破!广西能源集团横州大岭顶风电场项目

  图片资讯:
美国风电从2.4GW到160GW的跨越与挑战
美国风电从2.4GW到160GW的跨越与挑战
超 59 万千瓦!山西大规模废止风光项目,新能源产业迎来 “大洗牌”
超 59 万千瓦!山西大规模废止风光项目,新
2025能源格局大变局:风电光伏装机首超火电,非化石能源占比突破60%
2025能源格局大变局:风电光伏装机首超火
汉江能源公司“风力发电机叶尖示廓装置”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
汉江能源公司“风力发电机叶尖示廓装置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新标杆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
华能黑龙江分公司富裕2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工作正式启动
华能黑龙江分公司富裕200MW风电项目首
江毅与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举行会谈
江毅与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举行会谈
美国风电从2.4GW到160GW的跨越与挑战
美国风电从2.4GW到160GW的跨越与挑战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升级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法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竞价推广
版权所有 国际风能网 © 2023-2026 | 掌上风电——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抖音号、视频号  
E-mailL:ewindpower@163.com  电话:130-7219-8820、150-502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