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风电预测,风电预测很重要,电网公司开发了风电预测系统,服务于各个风电厂,比如一个省网通过风电预测系统估计到今天最大风电出力大概100万千瓦,风电厂也报负荷预测,这是对的,风电厂是发电主体,就像火电厂、水电厂一样,你也要说一下第二天能发多少电,有局部服从全体的问题,如果也能发100万千瓦,我们就想办法把这100万安排下去,两家都预测,互相保障、互相校核,客观上促进了风电的积极消纳。
从光伏来讲,刚才张总说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政策,我们现在已经举办了新闻发布会,郑重地说向全社会承诺:国家电网公司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上出了服务意见,大家都能查到,在社会上也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电网公司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特别是促进光伏发展方面采取了举措,现在很多个人都在积极申请,提出了很多服务措施和优惠条件,使并网管理、电价等等做的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比如免费提供并网全过程服务,我想上光伏,好,上吧,我们免费提供并网服务,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系统给你做备用,你说我有3000瓦光伏设备,哪天设备一断,3000瓦没有了,用户还需要3000瓦,系统提供备用,再就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对于接入的公共电网部分的投资由电网公司承担。在技术上也进行相应的简化,在流程上也做了有关的规定,我们的窗口随时接受你们的申请。北京首个个人光伏并网项目在顺义。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原来我们没有标准,这些都是新生事物,我们在标准制订上下了很大力气,制订了有关的标准,也是为了更规范、更科学的为新能源发展服务。形成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等。就六乡一个语言似的,大家都用这种语言,都有这种标准,就能衔接上了。
五是科技投入,这些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围绕新能源的发展,在科技创新、特性的把握认知上做了很多努力,建成了两个中心、一个平台,国家风电技术检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中心,在政策研究上有新能源分析平台,努力地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服务。
大家总说低电压穿越,所谓低电压穿越,比如一个10万的风电厂,通过我们的线路连接到电网,线路有故障的时候,比如有雷击、风筝线碰上、下面的吊车碰上,线路处于短路状态,一短路对风机造成很大风气,力磁还有,相当于出口短路,风机容易报废,不光风机,所有发电机组都有低电压保护,一有低电压,相当于出口短路,非常危险,烧线圈,机组可能报废,碰上低电压,比如风筝线一搭上,对于风机来讲,出口有故障,短路了,平常发电机保护就跳了,低电压穿越,风筝的故障由系统清除,线路两头都机电保护装置,先断电,断电之后短路点稀糊了再送上,这叫重合闸,线路好了之后又跳了,对发电厂不利,对风机也不利,也损失了上网电力,希望重合闸之前不要脱网,就一两秒钟时间,反映出出口是低电压,所谓低电压穿越就是保持几秒钟,系统好了、自动装置好了把这条线路送上之后又可以发电了,保护了风电厂的利益,保护了设备,对电网的影响小,对用户影响也小。可喜的是现在国家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各个风电制造企业都具备了这个能力,并不是很难。
关于检测,我们已经成立了11个检测中心,主要是“三北”地区,为大家服务。由于低电压检测原来在生产上没有这种要求,没这么造风机,厂家就没有这个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厂家还要投资,我们去检测,一般都是车载式的,到风电厂之后进行检测,有的一次过不去,得来回检测,我们不能长期在一个风电厂工作,有的风电厂的同志说你最好不要走了,一个风机一种类型,可能十天半个月也走不了,造成检测资源被某些厂商所占用,双方面都要加快努力。
“风光储输”的配合是一个大问题,公司在张北建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16万千瓦,二期51万千瓦,通过这些探讨储能和发电之间的配合关系,从电网来讲,如果上带储能装置的风电或者光伏发电站是最好的,风电三四千块钱一个千瓦,快、便宜,但是确实是波动性的电力,刚才张主任问多少钱,我据我了解一个钠硫电池一个千瓦两万多,我也知道风电厂上不起,但是从技术上来讲非常需要,要解决中国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问题,重点还是着力建设能够大规模商业化的储能装置,很小的没有用。青海有一个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基地,建成了330系统,把它接出来了,汇入到750千伏的交流系统。我们在全国各地建了20个以分布式核光伏发电、微电网为主要内容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三、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在我们国家应当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雾霾天气下,新能源的使用关乎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能源局也发布了“十二五”规划,规划2015年风电1亿,2020年2亿,还是在“三北”地区。太阳能规划2015年2100万,2020年5000万,数字相当巨大,确实是大好事。“三北”地区负荷小,确实面临在更大的池子里吸收消纳的问题。我们国家调峰技术手段比较缺乏,大家始终讲低谷时候要多让给风电,确实应该这样,特别是华北地区98%是火电,风电企业很着急,火电真压不下去,有人说少开点火电不就有了吗,少开了火电,第二天高峰时候又不够了,火电开机方式是以满足尖峰为前提,火电最多能压到60%,到了60%,单位发电煤耗就比100%带负荷时候高出五六十克,这也是能源的浪费,确实有风电和火电的协调问题,压到很低的话,火电机组一点不经济,而且危险性很大,控制不好的话,要过水,蒸汽没饱和就吹进了汽轮机,使汽轮机大轴弯曲、叶片腐蚀等等,容易跳闸,调峰手段非常匮乏。西班牙风电利用率高,欧洲有很多气电,气电的特点就是启动快、调节速率快,能跟上风电的变化,我们几乎没有这种调峰手段,我们努力在更大池子里消化新能源。
我们也在考虑如何把“三北”风电引入华中和华东地区进行消纳,有几个规划项目,一个张北的风电基地外送,建成交流输电工程,送到江西南昌。甘肃九泉风电基地,通过直流送到湖南。内蒙古西蒙能源基地的送到江苏;蒙西的新能源通过远距离输送送到湖北,这些都是特高压交流和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