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内蒙古华电乌兰察布察右前旗玫瑰营风电场一期49.3MW发电工程改造升级项目顺利获得核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风电场改造升级示范项目。这一标志性工程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性、环保性与战略性价值,更为全国老旧风电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友好型”样板。
项目亮点:从“拆旧”到“建新”的绿色革命
该项目计划拆除58台单机容量为0.85MW的老旧风电机组(含基础),新建7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先进风电机组和1台单机容量为5.5MW的风电机组。通过“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总装机容量在减少机组数量的同时实现提升,预计2025年7月开工,力争同年11月建成投产。
这种“以大代小、以新换旧”的改造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还有效减少了土地占用和环境影响。据测算,改造后的风电场预计年发电量提升40%,而运营成本降低30%,为老旧风电场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行业意义:推动能源设备迭代升级
作为内蒙古首个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其成功实施将为全国范围内老旧风电场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参考。当前,中国早期建设的风电场已逐步进入设备老化、效率低下的阶段,改造升级需求迫切。该项目的成功核准,标志着风电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迈进的关键一步。
同时,项目采用的智能化运维系统和生态友好设计,为风电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例如,通过智能监测技术实现风机故障提前预警,运维效率提升50%;采用低噪声、低视觉干扰的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方发展:助力乌兰察布绿色经济崛起
项目实施后,预计为当地创造超过200个就业岗位,涵盖工程建设、设备维护等多个领域,直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同时,改造后的风电场将显著提升区域清洁能源供给能力,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0万吨,助力乌兰察布市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乌兰察布市发改委表示,后续将督促项目业主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和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建成并网。同时,市发改委将组织全市符合条件的风电场加快改造升级步伐,推动风电行业提质增效,让“绿色”成为乌兰察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掌上风电编后语:玫瑰营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的获批,不仅是内蒙古风电行业的一次突破,更是中国能源转型的生动缩影。从“拆旧”到“建新”,从“粗放”到“集约”,这一项目为全国老旧风电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未来,随着更多改造项目的落地,中国风电行业将在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双轮驱动下,持续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场“绿色革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