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能源版图迎来革命性转折!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我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风电5.36亿千瓦,光伏9.46亿千瓦),首次超越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标志着清洁能源正式成为中国电力系统的"主力军"。这场始于21世纪初的能源革命,正以日均新增装机82.6万千瓦的速度重塑国家能源格局,相当于每天建成一座中型水电站。
装机革命: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三级跳
规模爆发:一季度风光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6.7%,创历史季度最高纪录。全国31省份煤电装机占比均降至50%以下,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9.1%。
全球坐标:中国贡献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产品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夏青铜峡戈壁滩的光伏矩阵与东海之滨的风机群,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样板间"。
替代加速:在用电量仅增长2.5%背景下,风光发电量同比激增1110亿千瓦时,增量是全社会用电增量的1.9倍。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39.8%,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
转型密码:政策与技术的协同进化
法治护航:2025年《能源法》确立可再生能源优先原则,推动"沙戈荒"大基地建设,全年计划新增风光装机2亿千瓦。
技术突围:15兆瓦海上风机实现量产,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达33.9%全球领先,光伏组件价格较2022年下降25%。
系统重构:特高压工程投资同比增长59.5%,蒙西至京津冀、藏东南至粤港澳输电通道加速建设,新型储能新增装机8.7GW。
转型阵痛: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攻坚
西北地区光伏现货电价跌破0.1元/度,400余县暂停分布式光伏备案,暴露消纳瓶颈。国家能源局正实施三大攻坚:
调节能力优化:推动煤电向调节性电源转型,开展虚拟电厂和车网互动试点
消纳体系升级:2025年计划建成23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
国际协同创新:在非洲实施数百个清洁能源项目,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
全球启示:发展范式重构进行时
这场变革打破"环保与增长对立"的魔咒:西北戈壁崛起全球最大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山东海阳核能供暖替代12台燃煤锅炉,新能源汽车日充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中国方案对全球气候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
未来,当张家口的柔性直流电网与福建外海漂浮式风机群共舞,中国正以年均3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增速,书写"双碳"承诺的实践答卷。这场没有终点的能源革命,正在打开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新纪元。
掌上风电编后语:在这场意义非凡的能源变革中,中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崭露头角,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能源转型的道路上虽有挑战,但前景广阔。我们期待中国在未来持续发力,不断攻克能源转型中的难题,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引领世界走向更绿色、更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