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需要在借鉴国外以往工业文明进程的经验,但要结合我国特色,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工业化的方式。在引进国外的先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电技术和设备。要完成自主创新,实现我国风电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基础,创新型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自主知识品牌的获得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增强,除了主要依靠企业的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国家给予重点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在条件较好的风电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可以进行试点,对其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项目、专利申请、产品品牌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量化指标。在建立风电产业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产、学、研的联合,通过整合资源、联合创新、合理安排市场份额和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风电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使风电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制定我国风能发展技术路线图。制定风能发展技术路线图是世界上风能发展先进国家的一个成功经验,在我国风电产业发展中也应该根据世界风能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基本国情,制定我国发展风电的技术路线图。其中应该包含我国风能技术发展方向、技术发展目标,技术发展途径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另外,针对风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发展路线图中还应对我国风电产业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剖析,为我国科学制定风电发展规划和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三、建设我国风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产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促进风电企业技术创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风电产业的技术标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设备仪器、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可以由风电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联合,共同对我国风能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使具有资金、市场和理念优势的风电企业与具有人才、科研和开发优势的院所结成产学研联合体,逐步实现我国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风能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认证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风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使得所有风机必须通过我国认证机构的认证和检测,才能进入我国市场销售,这样既保证了风机质量,又能够促进风机技术积累。
四、“两步走”解决风电输出瓶颈。第一步,尽快建设西部电网向东输电第二通道串补工程,逐步将西部电网向国家电网外送电。第二步,国家像支持风电发电企业一样支持风电通道建设,建设几条西部向华北、向华东地区的输电线路,以满足风电的上网和输送需求。
总之,在低碳经济时代,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电业可以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风电产业附加值较高,产业链条长,资源消耗较少,对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显著,因此,风电产业的创新发展值得关注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