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号,华锐拒收超导按合同准备的1.5MW和3MW风机的电气部件,随后超导股价下跌41.8%。矛盾进一步加深。
华锐的解释是,超导提供的电气产品并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的要求,因此暂停付款和收货工作。华锐高级副总裁陶刚告诉环球企业家记者,超导提供的变频器故障率较高,且“几乎没有售后服务”,这几年华锐员工代替超导在风电现场进行故障维修,垫付了本应由超导支付的成本。“他们称我们拖款几个月,其实他们拖付我们的款长达几年。”陶刚说。
真正促使超导把华锐推上法庭的是涉嫌盗窃知识产权的事件。今年7月,风电并网技术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新国标”)已通过最终审核并已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其中包括风电场并网风机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技术。
杰森·弗雷德特称大部分的研发工作是由超导在奥地利完成的,并向华锐提供了1.5MW和3MW风机电气部件的升级改造服务,使之能够通过新国标的测试要求。“这只是研发阶段的成果,我们还没有正式把产品出售给华锐。但很奇怪,6月我们发现华锐在很多风场的风机开始使用上了我们的新产品。”杰森·弗雷德特说。
超导称,后来通过调查发现其前雇员卡拉巴斯维克(Dejan Karabasevic)私自把设计图纸和软件源代码出售给了华锐。杰森·弗雷德特告诉环球企业家记者,手中掌握“非常确凿的证据”,证实卡拉巴斯维克和华锐的高层有密切互动,并私自把超导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交给华锐高层。
卡拉巴斯维克已在奥地利被判犯有欺诈和“工业间谍罪”,被判处一年监禁,缓刑两年,同时要向美国超导赔偿27万美元损失。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卡拉巴斯维克的律师豪尼格称,卡拉巴斯维克与华锐签订了一份雇佣合同,根据合同,华锐将在6年内付给他170万美元。华锐明确否认这一指控,并称现在掌握的低电压穿越技术和方案,是由华锐近800人的研发团队主导完成的。
双方尝试过和平解决。最初商定于8月初在北京进行谈判也多次改期,超导给出的理由包括所谓的中国台风、美国飞机无法登陆等。后谈判改为8月12日,陶刚作为华锐代表到达谈判现场后,发现原先告知的超导谈判代表由全球CEO改为了中国区总裁王建光,而且谈判会场还有两个无关人员。“在这样一个敏感、严肃的谈判场合,他们不仅更换谈判代表事先一点招呼都不打,而且还带了两个无关人员过来,完全不尊重商业规则。”陶刚说。
这次的会面并不如意,双方对彼此提出的条件都不满意。最终,超导还是选择了以对簿公堂的形式来解决。
这一正在进行中的诉讼已经影响到华锐海外市场的拓展进程。李乐成办公桌左边成堆的文件中,有一沓就是外媒针对诉讼案的报道。
现在,海外媒体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定华锐窃取了超导技术。这与中国风电技术几乎全部从西方引进有关。西方企业更擅于利用专利来进行市场竞争,比如通用电气(GE)就在美国注册了风机里安装齿轮箱的专利,迫使进入美国市场的每一台带齿轮箱的风机必须向其支付一笔专利费用。
美复能源总经理陈航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利用西方手段来进行竞争。应对方法包括找律师进行专利侵权的风险评估,将风险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