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设置首页] []

汉堡风能展

首 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中心

采购中心

项目招标

风能技术

专访报道

展会会议

人才招聘

风能书屋

百科资料

欢迎关键词竞价推广,热门搜索: nordex  叶片  株洲  基础环    请选好搜索类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中心 » 正文
风电设备业不均衡发展已见虚热
2009-05-07 来源:www.ewindpower.cn 作者:中国风能设备网

    中国风能设备网报道:“几个月前风机造价还在5500元/千瓦左右,这次招标会上有企业竟打出了5100元左右的价格,风电机组制造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日前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据他透露,5100元/千瓦是4月20日起在北京举行的内蒙古及河北25个风电场项目所需风电机组设备公开招标会上,一家风机制造商打出的竞标价。该招标会是今年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引来业内企业悉数到场。
  2008年起,风机制造业国产化的“大跃进”推动了风机制造成本的降低,各路资本蜂拥而至。 截至目前,这股投资热已经引发风机制造业整体产能过剩,而各方的投资激情却似乎丝毫未减。
  整机制造:产能趋过剩
  4月16日,世界风电巨头维斯塔斯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V60-850千瓦型风机正式下线,并宣布维斯塔斯截至今年底将斥资30亿元人民币进军中国风电市场。面对外资企业在中国风电产业市场中份额下滑的趋势,维斯塔斯此举无疑显示其力博中国市场的雄心。
  “众多企业热情不减,证明这个市场仍有利可图,但目前风机制造业产能的过剩已成定局,竞争将更为激烈,价格战在所难免。”秦海岩指出。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总计已超过70家。仅金风科技、华锐、东汽、上汽四大领头企业的产能就已达1200万千瓦,而预计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仅为800到900万千瓦。
  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日前也对媒体表示:“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已过热,接下去几年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根据中国风能协会提供的数据,除台湾省外,2008年全国新增风电机组5130台,装机容量约624.6万千瓦,较上年新增装机增长率为89%,国内风电产业的市场容量似乎还相当大。但施鹏飞表示,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肯定会放缓,因为目前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基数已较大。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由于国产风电机组运行不稳定,导致风电场装机后发不了电;或者由于电网连接不上,致使发出的电无法向外输送。这双重因素导致风电场容纳的装机容量无法有效释放,风电开发商更无心扩大规模,市场容量增速减缓自在情理之中。
  可用率高的风机供不应求
  国内大型风场开发商之一——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校生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主题研讨会上表示:“事实上,我国风电机组的发展落后于风电开发速度,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尽管目前国内风电机组制造业遍地开花,但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风机却供不应求。”
  “2007—2008年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不只一次遭遇国内企业不按时交货、设备不配套、机组调试时间长、调试出来的机组通不过运行考核等困扰,导致项目不能按时投产发电。即使投入运行的国产机组也多次出现大的质量和技术故障,如轮毂主轴问题、轴承问题、齿轮箱故障、电机故障等。”
  杨校生表示,“粗略估算,国产机组可利用率比国际先进品牌的机组低7%左右。如果遇到个别厂家机组运行不稳定、维护不及时,可利用率还会更低,用户为此要承受很大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风电在我国大规模发展时间不长,当前机组运行时间还不到机械类设备质量故障的高发期,再过几年质量隐患可能会完全暴露。因此,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迫在眉睫。
  亟待建行业标准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时璟丽教授也向《中国能源报》表示,目前国产大风电机组的上马速度过快,引发众多风机制造商乐此不疲地搞大型风机组装,但质量上还受制于整体设计水平低下以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缺乏等诸多因素。
  目前,风机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国外进口,遇到洋货“水土不服”便无计可施。类似由于不懂国外螺丝该拧几圈而致使机组装不上,以及国外散热器不适应国内风电场低温而“罢工”的现象屡有发生。对此,时璟丽表示,目前国内从事风电设备制造的企业达70多家,大部分从事整机生产,仅不到10家企业专做轴承、叶片及控制系统等零部件。尽管目前零部件供应得到缓解,但结构性失衡仍然存在。2009年主要零部件的供应仍然偏紧,特别是高质量的零部件依然稀缺,部分要求较高的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秦海岩对此分析说,多数企业进军整机制造业是由于许多企业认为风电机组整机制造门槛低,投资形成的沉没成本相对较小,而且利润相对其他机电产品来说较高。零部件则门槛高,产能建设时间长,供应增长相对迟缓。但从长远来看,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是大势所趋。
  “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中加大了对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其初衷就是引导风电产业市场朝着整机生产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平衡发展的道路前进。”时璟丽表示。
  另外,包括秦海岩、时璟丽在内的众多业界人士纷纷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组织应采取市场化手段,引导风电产业有序发展,比如尽快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提高整机制造业入行门槛等。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应认清行业现状,避免盲目投资。

 

ewindpower.cn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粘转自“国际风能网”的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国际风能网”;
②部分文章转载其它平台,目的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其仅为原作者观点,特别提醒: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依据!;
③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及时联系;

看完了,返回首页

同类资讯
• 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国家能源局:各地要尽快出台136号文细则,稳定
• 新疆油田阿勒泰吉木乃8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 • 10亿度!全球浮式风电里程碑达成,极限海况验证
• 十年风电机组“退役”身价曝光,迎风电产业绿 • 欧洲海上风电遭遇“地基危机”!巨头Sif新厂
• 1-7月可再生能源装机破21亿千瓦,风电光伏发 • 北海风电遭遇重大变局!中海油取消Buzzard平
• 甘肃能源豪掷41亿布局“沙戈荒”基地!百万千 • 天顺海工与欧洲 Gazelle Wind Power 深化浮

  图片资讯:
贵州纳雍县大滥坝二期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贵州纳雍县大滥坝二期风电场项目全容量
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山东安装新能源230MW风电项目首台基础浇筑完成
山东安装新能源230MW风电项目首台基础
10亿度!全球浮式风电里程碑达成,极限海况验证新技术商业化时机成熟
10亿度!全球浮式风电里程碑达成,极限海况
欧洲海上风电遭遇“地基危机”!巨头Sif新厂产能爬坡延迟,2025年利润预期腰斩,供应链压力蔓延
欧洲海上风电遭遇“地基危机”!巨头Sif
1-7月可再生能源装机破21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近25%,深远海风电与光热发电迎新机遇
1-7月可再生能源装机破21亿千瓦,风电光
北海风电遭遇重大变局!中海油取消Buzzard平台电气化,25亿英镑Green Volt项目何去何从?
北海风电遭遇重大变局!中海油取消Buzzar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升级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法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竞价推广
版权所有 国际风能网 © 2023-2026 | 掌上风电——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抖音号、视频号  
E-mailL:ewindpower@163.com  电话:130-7219-8820、150-502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