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风电开发商们或将迎来一个不再以装机容量论英雄的时代。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王民浩在去年12月27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发电发展座谈会上向本报记者表示,2009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启动了风电接入电网和市场消纳的课题研究。“2010年底课题已结束,其中达成的一项共识就是,今后风电将以配额上网电量作为考核标准。”
“这对我们而言并没有太大压力。”余维洲介绍,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中国风电没有众多国企那般雄厚的资金,可以较少顾及成本回收,“我们的装机容量和并网发电容量相差不过几万千瓦。”
但是,考虑到北方风资源越来越紧缺、电网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的客观因素,余维洲透露,“中国风电已经掉转了方向,转而向南方发展。”
他介绍,中国风电2011年计划投产的项目,基本上都在南方省份,“湖北、安徽、湖南、江西、贵州等地,我们都有一些项目。”他表示,南方的风资源确实不如西北地区,但是这些省份的电网配套优势,吸引了不少开发商的眼球。
记者了解到,龙源电力(00916.HK)2010年已经在安徽开发了一个装机容量20千瓦的项目,目前已经建成15万。
龙源电力执行董事、总经理谢长军告诉本报记者,“项目所在地的平均风速超过6.5米/秒,随着风机的技术进步,这里的发电小时数可达2150小时,按照当地0.61元/度的上网电价,股本金的回报率可达12%。”
余维洲显然也看到了南方资源的可开发性,他表示,“考虑到前段时间风机价格又有较大的下调,再加上南方一些省份会给予额外的电价补贴,南方市场的开发潜力巨大。”
在海上风电方面,中国风电今年亦将有所斩获。
“2011年将正式进入中国海上风电项目。”余维洲透露,首个项目位于江苏海安,属于滩涂风电场,项目装机为5万千瓦,投资4亿元。2010年9月该项目已经在当地发改委立项,目前正在核准,预计年底投产。“我们在江苏还圈了一些资源,但是之后投入多大还要看国家怎么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