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10月27日,山西省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十五五”省级风光基地规划的通知》,明确“十五五”期间省级风光基地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单个基地规模不低于50万千瓦,原则上以县域为单元实施风光一体化开发,并允许跨县域整合资源,推动新能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根据通知,山西各市需统筹考虑风光资源禀赋、国土空间、电网接入和消纳能力等因素,科学布局基地项目,并于11月30日前将初步规划报送省能源局。此举被视为山西在2025年规划建设3—5个1GW以上省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落地路径的关键举措。
文件明确,基地项目投资主体应相对集中,以提升能源供应稳定性和综合开发效益。这一要求反映出山西在推动新能源从“分散开发”向“集群化、高质量建设”转变的政策导向。
山西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2024年,全省绿电交易量达75.4亿千瓦时,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外送电量达164.4亿千瓦时,创历史峰值。此次“十五五”基地规划的启动,有望进一步推动山西从传统能源大省向多元清洁能源体系转型。


【掌上风电编后语】山西此次发布的风光基地规划通知,不仅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新能源发展的规模门槛和开发模式,更传递出“集中布局、一体化推进”的清晰信号。在跨县域资源整合、投资主体集中的要求下,具备规模化开发能力和综合解决方案的能源企业将迎来新一轮机遇。与此同时,如何协调跨区资源、保障电网消纳、实现生态协同,仍将是基地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关键挑战。山西作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其风光基地的推进成效,或将为其他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