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其本身就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绿电直连试点工作的省份。而盐城此次方案的出台,则标志着全国首个市级绿电直连方案的诞生,意味着绿电直连从省级构想进入了精细化、本地化的市级实操新阶段,对破解清洁能源“并网难、消纳难”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盐城方案的底气,根植于其作为“海上风电第一城”的雄厚资源家底。根据规划,此次绿电直连工作的电力来源将主要依托当地庞大的风电和光伏项目。数据显示,纳入方案的七个区域已成功接入风电5.8吉瓦、光伏1.5吉瓦,形成了坚实的绿电供应基础。而更令人瞩目的是其未来发展蓝图:规划开发的风电和光伏项目总规模高达75.5吉瓦(其中风电35.83吉瓦,光伏39.66吉瓦),一个百万千瓦级的巨型绿色能源基地正在盐城沿海加速崛起。
“一县一策”下的盐城沿海绿色能源新版图
盐城方案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精准的“一县一策”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规划,避免了“一刀切”:
射阳港经开区与滨海港经开区无疑是未来的两大主力,分别规划了高达12.8吉瓦和8.9吉瓦的深远海风电,堪称盐城海上风电的“双子星”。
大丰港经开区的规划则更具探索性,不仅包括近海、远海风电,更前瞻性地提出探索开发东沙能源岛风电2吉瓦,展现了向深远海进军的雄心。
东台沿海经济区、响水工业经济区等也均有明确的百兆瓦级海上风电开发计划。
方案同时体现了科学务实的态度,明确指出亭湖区环保科技城周边暂无可开发资源,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无新增风电规划,从而将资源更集中地配置于潜力区域。
通过这份详尽的规划,盐城旨在为沿海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构建一条路径最短、成本最优、供应最稳的绿色电力直供通道,将本地的“风光”资源直接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绿电”优势,极大增强对绿色低碳产业的吸引力。

【掌上风电编后语】盐城此次率先破局,其深层价值在于将“绿电直连”这一宏观概念,通过市级层面的“一县一策”方案,落实为可操作、可执行的施工图。它精准地回应了当前企业希望使用绿电但面临“来源不清、成本过高、流程复杂”的核心痛点。当绿色的电力能够像自来水一样,通过“专属管道”高效、经济地直达用户,它就不再仅仅是企业ESG报告中的一项指标,而是真正成为了区域招商引资的“硬实力”和产业升级的“新引擎”。盐城的探索,为所有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沿海地区,展示了一条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的清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