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10月16日至17日,华电科工与华电辽宁公司在辽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签订调兵山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PC总承包合同。这一重大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央企在风电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东北地区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强强联合:从单一项目到产业生态共建
此次合作不仅是项目层面的签约,更是华电体系内两家重要企业的深度战略协同。华电科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刚平与华电辽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青松在座谈中一致表示,将以调兵山项目为起点,实现从“项目合作”到“生态共建”的升级跨越。
调兵山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项目作为双方合作的首个重磅成果,创新性地将风电、制氢和绿色甲醇生产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这种一体化模式突破了传统风电项目的单一发电功能,通过产业链延伸显著提升项目综合效益。
项目实地推进:高标准打造示范工程
签约仪式后,彭刚平立即赶赴调兵山工程项目现场调研指导,听取工作汇报并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他强调要做好项目工程建设组织策划,锚定目标,夯实基础管理,突出抓好各类风险防范,强化过程监督,确保将项目建设成为行业标杆。
随后,彭刚平考察了昌图经济开发区,研究公司在东北地区产业落地的可行性。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活动,彰显了华电科工对东北市场的高度重视和长期布局的决心。
示范引领:开辟风电消纳新路径
调兵山项目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为解决风电消纳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通过将风电转化为绿色氢能,再进一步合成绿色甲醇,不仅有效缓解了电网消纳压力,更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清洁能源产品。
这种“风电-制氢-绿色甲醇”一体化模式,为我国特别是三北地区风电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掌上风电编后语】华电科工在辽宁落地的风电制氢制甲醇项目,展现了中国风电产业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当行业从单纯追求装机规模转向注重价值提升,这种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模式,代表了风电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该项目将风电与氢能、绿色燃料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不仅解决了风电消纳的行业痛点,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径。在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的今天,这样的创新实践无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