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10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发布《2025年第2批风力发电机组集采公开招标项目(第2次)》招标公告,本次集采总规模达900MW,共分为2个标包,涵盖5个风电项目,展现了国家能源集团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方面的坚定步伐。
标包二:华北区域布局450MW,高塔筒、大功率机型需求凸显
标包二包含3个项目,总容量450MW,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
1.河北定州集中式风电项目(三期150MW):拟安装30台5MW机组,要求轮毂高度150米、叶轮直径200米,并明确采用钢混塔筒,箱变推荐下置安装,体现了对低风速区域发电效率的精细化追求。
2.河北辛集100MW风电项目:将安装16台6.25MW风电机组,采用160米钢混塔架,配套新建220kV升压站,显示出对高塔筒技术和高功率机型的青睐。
3.吉林乾安200MW风电项目:要求单机容量8.XMW,总容量不低于200MW,且明确接受两种8.XMW机型混搭,叶轮直径需达220米及以上,采用140米钢塔,招标内容覆盖锚栓、电梯等全配套设备,对机组适应性及供应链整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标包四:新疆区域450MW项目,10MW级机组首现集采
标包四同样为450MW,聚焦新疆优质风资源区:
1.新疆哈巴河300MW风电项目:亮点突出,拟安装30台10.XMW超大功率机组,并配套3万千瓦/6万千瓦时储能设备,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风电项目正式进入10MW级时代,且“风电+储能”模式成为标配。
2.新疆尼勒克兵地融合风电项目(一期150MW):将安装不超过18台8MW-9MW风电机组,要求叶尖最低掠地高度不低于15米,保障复杂地形下的运行安全。
趋势洞察:大功率、高塔筒、配套储能成风电发展明确方向
本次集采清晰反映了当前风电市场三大趋势:
•机组大型化加速:从5MW到10MW,大功率机型已成为绝对主力,尤其10MW机型的出现,预示风电平价时代追求更低度电成本的决心。
•技术方案精细化:钢混塔筒、高轮毂高度、大叶轮直径成为普遍要求,旨在最大限度捕获风能,尤其针对低风速、复杂地形场址。
•系统协同化标配:“风电+储能”及配套输变电设施同步招标,体现了新能源项目从单一发电向可调节、可支撑的友好型电源转变。
本次900MW风机集采,不仅为国家能源集团实现“十四五”清洁能源目标注入新动力,也为中国风电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提供了明确风向标。
掌上风电编后语:国家能源集团此次集采,犹如观察行业的一扇窗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新疆项目对10MW级机型的召唤,这不仅是单机容量的突破,更是整个产业对更低度电成本、更高土地利用率不懈追求的缩影。从华北平原的高塔筒到西北大漠的“风机+储能”,招标要求正变得越来越“挑剔”,这背后是平价时代对风电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深度拷问。对于整机商而言,这既是一场关于技术、成本与可靠性的硬核竞赛,也是一次适应不同地域个性化需求的综合考验。可以预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一体化最优解决方案的厂商,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