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了解到:4月30日,青海高原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海西公司30万千瓦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锡铁山镇境内,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关键落子,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工程已率先于2024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如今,随着30万千瓦风电工程的48台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按序成功并入110千伏升压站,经系统受电调试后正式投产发电,青海公司风、光、储多源一体化大基地实现协同发电,成为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树立起超高海拔能源开发的新标杆。项目首创“高原型风机+高效光伏+多元储能”系统,通过8种储能技术的科学配比,巧妙地实现了风光波动的平滑输出,为电网稳定输送绿色能量。在建设过程中,创新采用微型灌注桩、预制舱等先进工法,打造出“零破坏”“模块化”的示范工程,既保护了脆弱的高原生态,又提升了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时,项目以“无人值班、基地运维、远方集控、数智运营”高效运维模式为目标,在项目厂区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并开展远程操作与就地视频联动、就地异常自动弹窗报警等创新项目,同步建设智慧管控平台,为项目的智慧化、智能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深度融合“沙戈荒”治理与新能源开发,在2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创新采用“板上发电、板下治沙、风中取能”模式。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突破2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3万吨,相当于52万辆汽车年排放量,植被覆盖率提升至35%。这不仅让沙戈荒变成了绿电仓,更为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显著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这是超高海拔能源革命的标志性成果!”海西公司负责人表示,项目成功攻克了含氧量不足平原60%、日温差超25℃等极限挑战,其经验与模式将辐射青藏高原2.8万平方公里新能源开发。随着配套1000兆瓦源网荷储清洁供暖项目的启动,青海“风光储热”四位一体能源体系正式成型,为“西电东送”注入绿色强心剂,全力服务国家能源革命目标,加快推动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掌上风电编后语:海西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是青海乃至全国新能源发展征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它以一系列创新技术与模式,为超高海拔地区的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从零破坏施工到多能互补创新,从智慧运维到市场化探索,这座“能源航母”正以硬核科技和生态担当,为全球超高海拔能源开发树立全新标杆。未来,当更多的清洁能源从青藏高原奔向千家万户,我们有理由相信,“双碳”目标的实现将不再是遥远的星辰,而是触手可及的明天。这座高原明珠,不仅闪耀着绿色能源的光芒,更为我国能源革命照亮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