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抛出“十年赌约”:2031-2040年年均拍卖10GW、总量超100GW海上风电,剑指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Ørsted、西门子歌美飒等能源巨头“押命”承诺:2040年成本直降30%,全产业链开启“极限压缩”模式。这场赌局若胜,欧洲海上风电将狂揽2.5万亿度绿电,相当于德国全年用电量的4倍!
行业承诺:成本降低30%,创造就业机会
作为回应,Ørsted、莱茵集团(RWE)、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 Gamesa)和通用电气(GE Vernova)等公司发誓要努力降低价格,创造就业机会。行业承诺到2040年将海上风电成本降低30%,使海上风电在能源结构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将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成本,包括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降低项目风险、开展标准化合作以及通过工业化改进降低项目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

深远影响:推动经济活动,增强能源安全
这一计划不仅将为欧洲海上风电产业注入新动力,还将为社区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通过推动经济活动、促进长期投资和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尤其是沿海社区,海上风电项目将帮助消费者降低电费,缓解能源成本上升问题,同时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增强能源安全和韧性。
政策支持: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欧洲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海上风电发展,将其作为实现能源转型和气候目标的重要手段。欧盟在2021年提出了“Fit for 55一揽子气候计划”,设定了到2030年安装至少300GW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此外,英国、法国等国家也通过差价合约(CFD)竞标等方式支持海上风电项目。
技术突破:漂浮式风电成未来关键
漂浮式风电技术作为深远海风电开发的重要形式,正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欧洲在深远海风电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新增浮式风电装机容量37MW,约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80%。未来,漂浮式风电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商业化应用将为欧洲海上风电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欧洲海上风电10年冲刺100GW的计划,不仅是对能源转型的承诺,更是对未来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行业协作,欧洲海上风电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掌上风电 编后语:
欧洲海上风电的“十年赌约”,不仅是对技术与市场的极限挑战,更是对未来能源版图的一次大胆重塑。从年均10GW的拍卖节奏,到2040年成本降低30%的承诺,再到漂浮式风电技术的突破,欧洲正在用实际行动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教科书级”范本。
这场豪赌背后,是欧洲对能源安全、气候目标和经济发展的深度思考。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行业协作,欧洲正在将海上风电从一个战略性产业,推向全球经济与能源结构的核心位置。而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崛起,更是为深远海开发打开了无限可能。
我们期待,这场赌局不仅能为欧洲带来2.5万亿度绿电的辉煌成果,更能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漂浮式风电的未来,全产业链的优化,以及各国政策的协同,都将是决定这场豪赌成败的关键。
你是否看好欧洲海上风电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共同探讨这场能源革命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