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华锐风电”还仅仅是韩俊良勾勒的梦想。作为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控股子公司大连重工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大连成套)的法定代表人,41 岁的韩俊良好不容易才说服背景不一的投资客们掏出7000万元人民币,和大连成套火速组建一家注册资本1亿元的股份制风电公司。
“引进德国1.5兆瓦风机技术,第一年生产100台,第二年300台,第三年500至600台。”韩俊良许愿。
没多少人真正相信。下注的人——譬如阚治东和尉文渊——只是在中长期看好中国风电前景,而华锐风电又恰恰是当时那个节点为数不多、甚至绝无仅有的投资 机会之一。在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市场80%由外资占据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的后来者能有多大空间,谁心里都没底。越是没底,越是撺掇更多的朋友入股。有的甚至 是刚从钢材生意中赚了一笔,就被朋友的朋友拉进来。有的不放心,咨询了一圈人,发现风险太大,临阵打了退堂鼓。
“那些打退堂鼓的,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一位投资者告诉本刊记者:“现实比韩俊良当初许诺的还要好,好1倍!”
2008年,华锐新增装机935台,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403兆瓦,超越了比它大八岁的金风科技,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2009年,华锐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510兆瓦,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它的最新目标是“五年内挑战全球第一”。
如果说中国风电制造行业最近五年的飞速发展是个神话,华锐就是神话中的神话。
华锐风电2008年便向投资者承诺三年内上市。眼下,它离目标咫尺之遥。本刊记者了解到,华锐风电今年3月向中国证监会递交A股上市申请,8月17日通过预审,预计9月上发审会,承销商为安信证券。
年初,大连国资委透露,华锐将发行1亿股公众股(即对外发行10%的股份,此前公司净资本已从1亿元增至9亿元),目标募集资金35亿元,相当于每股 定价35元。但今年股市跌幅不小,目前金风科技市盈率只有20倍左右,华锐发行价恐难达预期,但华锐的初始投资者仍可获利不菲。
这究竟是怎样一家企业?它如何背靠国企装备基地,乘着中国风电大跃进的政策东风,并搭上四处跑马圈地的五大电力公司快车,在短短几年力克群雄疯狂成 长?这样的成长能否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样板,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弯道超车提供动力?又或者,它是否像竞争对手们所批评的那样——“用速度掩盖问题”?
在华锐光荣与梦想的感召下,谁将接手这些未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