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质的风电资源主要掌握在五大发电集团及其下属上市公司手中,由于风电市场“回暖”势头不错,业绩好于预期,因此运营商也对2014年的经营目标做出了调整。
据本报记者了解,龙源电力计划今年新增装机比去年增长近50%;华能新能源预计今年新增装机50%左右;而原本并没有新增装机计划的大唐新能源也调整了目标,预计新增装机规模同比能增长60%左右。
大唐新能源一位人士表示,由于业绩比预期的好,所以将今年的计划做了调整,不过具体的新增装机规模数据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600亿设备市场
新增装机目标扩大、下游运营商上调计划等刺激因素,也使得曾一度被贴上“产能过剩”标签的风电设备企业终于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机会。
一位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除国家能源局核准的超过1亿千瓦的四批风电项目建设计划对风电设备厂商是利好外,2014年新增装机1800万千瓦的目标更是直接的推动。
风电新增装机在经历了2011年和2012年两年谷底之后,自2013年以来出现回升。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确定将新增风电装机确定为1800万千瓦。这也使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迎来了转折之年。
行业低谷时期,1.5MW风电机组在2011年6月份的平均投标价格仅为3600元/千瓦左右,处于历史低位。不过,目前同类型风机国内公开投标平均价格已经回升到3900元/千瓦,金风科技等大型设备制造商的风机价格甚至达到4000元/千瓦。
“已经核准的‘十二五’四批项目,运营商不一定要在2014年和2015年干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甚至可以在‘十三五’期间再建设。但今年1800万千瓦的新增目标是确定的,如果按照每千瓦3900元的价格计算,除税之后,将催生出约600亿元的订单规模。”上述证券分析师表示。
国内另一大型风机制造商明阳风电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公司去年上半年订单增长非常强,可以看出行业的回暖,接下来的三四季度情况也不错,预计全年出货量能达到1.3GW左右,在目前这种形势下,相信2014年的业绩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