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几个10万千瓦级风电场实行定向采购,并采取补助方式支持国内企业自主研发适合我国海上风能资源和环境条件的风机,应以经济成本最优化为目标,力争建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海上风机制造企业。
(二)解决并网问题
国家应加强海上风电开发和电网建设的统一规划,统筹考虑风能资源、电网消纳能力、受电市场、电网规划,制定全国海上风电开发规划。海上风电场建成后,发电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海上风电场的运行管理,在电网的统一调度下,实现海上风电场与电网的协调运行。
海上风电的良好发展前景促使“圈海”运动愈演愈烈,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风电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寻求与国内电力企业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开发海上风电项目。由于海上发电同样面临着最终并网发电的问题,加强与电力集团的合作,解决风电入网的各种技术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加快电网建设。国家对海上风电的开发要有一个长期整体的规划,先开发电网发达的地区,让风机安装好就能发电,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
风电的发展本身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既然我国在陆上风电有了成功的经验,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分利用这些现有资源来发展海上风电。海上风电规模化、快速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降低成本,达到此目的,可以通过资源的整合来完成。大的整机企业通过收购主要零部件企业实行自给自足,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增强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风电开发商和制造企业的强强联合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四)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测风塔是用来采集风电场微气象环境内的风、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信息,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选择适合安装的机型。据目前国内风电建设项目审批要求,拟选风电场测风时间必须满一年,因此测风工作必须有一年的提前量。我国应该重视测风塔的建设,为风场的建设提供准确的观测数据,这样会提高风场运行效率,也会减少风机的故障率。
(五)加大风机维护和维修方面的投入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风电技术人才,以延长风机使用寿命,缩短风机维修时间。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对策科学,我国的海上风电就能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