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前,业内人士对产业发展的担心集中在能否制造出大型风电机组,制造业能否满足风电装机的需要。而现在,设备已不再是问题,并网却成为影响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风电厂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 8月5日,国家能源局会议审定并发布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标准;据了解,风电并网技术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已通过终审。风电标准体系建设全面铺开。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业内各界人士对风电并网赋予极大的关注。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并网及运营技术服务供应商,东润环能在风电并网技术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记者对东润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丹进行了专访,聆听了她对风电并网方面的分析与建议。
“智慧能源应用技术领跑者”
“我们的愿景就是——智慧能源应用技术领跑者!”刘丹非常自信地说。
据刘丹介绍,东润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发展绿色能源技术与服务为产业目标,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服务于未来社会。自2009年,东润环能开始涉足新能源并网技术的研发领域,经过3年多努力,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并网及营运技术服务供应商。东润环能在已经取得近百个项目合作的成果的海量数据和经验积累的优势之上,进一步介入风电场运营管理服务领域,包括:风电调度并网支持管理系统、风电场群集控和生产管理系统等,做到更深层次的开发新能源并网技术。
东润环能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方电网等多家机构展开深入合作,为内蒙古电力公司、海南电网、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国电龙源、华电新能源、中广核、华润、国投电力、国华能源等二十多家电力、新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及煤炭企业提供风电技术咨询、风电、光伏功率预测、CDM项目开发、能源审计、节能技术咨询等服务,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刘丹透露,在风电并网技术服务领域,东润环能已经是领军者。公司目前服务的项目已经达到一百多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风电并网、消纳和存储是三大重点
风电市场是东润环能服务的主要产业之一。提及目前我国的风电市场,刘丹认为,风电大跃进式高速发展时期已经过去,目前处于平稳增长期。
刘丹说,我国风电发展需要注意三大问题:并网、消纳和存储。并网技术是风电的瓶颈所在,原因很多。风能的不稳定性,必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对此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风电并电技术。在欧洲几个国家的电网是联网的,他们有较完善的风电功率预测,风力发电很容易被消纳,并且他们没有我国这样集中式的大型风电基地,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经验可借鉴。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电网跟进、风电功率预测将是大型风电场开发的关注点和研发链,值得投入。
我国大型风电场大都位于电网末端,远离负荷中心,无法就地消纳,而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电力负荷集中,能源资源相对贫乏,需要外电送入。因此如何扩大风电消纳能力,也是目前需要大力研究的一个问题。
此外,刘丹提出,风电电能的质量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风能相对与其他能源来讲,最大的劣势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基于风电发电间歇性的特性,储能可消除发电波动,改善电能质量。在刘丹看来,目前业界对于风电电能质量的关注还很不够,包括储能、逆变以及风场监控等方面应获得更多资本的青睐。
刘丹透露,目前东润环能在风电并网技术服务、风电存储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肯定。
风电功率预测至关重要
风电场发电功率随风速的无序变化是电网无法大规模接纳风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风电厂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要求到2012年1月1日,我国所有已并网运行的风电厂必须建立起风电预测预报体系和发电计划申报工作机制,而未按要求报送风电预测预报结果的风电厂不得运行并网。
作为风电功率预测领域的领军者,东润环能谙熟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及服务市场。刘丹认为,国家能源局出台《办法》恰逢其时,这一举措将助推中国风电产业由注重规模增长向追求经济效益提升和规模增长并重的方向转变。
刘丹说,风电场之所以要进行风电功率预测,一般认为,是因为风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风电场出力不稳,给电网调度、调峰、安全等带来一系列问题。风电功率预测主要在于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率、配合电网公司调度需求满足电网并网技术标准发展要求。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加,风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要提高风电利用时间和接入量,有必要在调度端及风场端采用风电功率预测系统。
刘丹介绍道,按照我国对全国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粗略统计,目前投运的风电场近480个,在建的风电场近150个,其中已经安装和正在开展招,议标工作加装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项目有150多个。到今年年底,最迟到明年7月1日,不考虑风电场动态建设及并网速度,至少要完成500个风电场的功率预测预报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目前,东润环能公司现有近百位工程服务人员,已经承接安装调试近百个项目,考虑每个项目工程服务团队的人员专业配置,且尽可能就近交叉工作,按每套系统安装周期大概需要30~45个工作日(其中自动实时气象站的建设受地方征地与施工环境影响导致施工工期存在不确定性)估算,大约需要200位技术熟练且跨专业的工程师连续工作10个月,基本可以完成安装任务。显然,如果有足够多的技术及服务人员,在一年之内完成这些项目是可实现的。但是,有没有足够多技术成熟的工程服务人员能随时分布到各个项目上去,或者说,如期完成如此庞大数量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项目的质量需要有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