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虽是绿色电力的生产者,但其在运营过程中仍会产生少量碳排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碳电力”,需覆盖从装备制造、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金风科技此次获认证的两座风电场,通过系统化的能碳管理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云盖寺风电场(山西运城,装机49.5MW)年发电1.6亿kWh,运营用电中的92.8%由场内风机和113kW光伏自发自用,年减碳1576吨;

灵润风电场(安徽宿州,装机50MW)年发电1.27亿kWh,结合84kW光伏和215kWh储能系统,实现运营用电79.9%绿电覆盖,年减碳1531吨。
在此基础上,两场站通过电动车辆替代、用能系统优化、注销核证碳减排指标等综合措施,最终实现运营边界内(范围1+2)碳中和。认证过程严格依据GHG Protocol标准,由鉴衡认证中心完成全面核查。
金风科技的碳中和实践并不局限于单一场站。2024‑2025年度,其运营的8GW、124座风电场整体绿电使用比例已超86%,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3%。同时,公司在产品端推动绿色转型,机组每度电碳排放最低降至3.52克,供应链绿电使用比例达78%,形成从制造到运营的全链条低碳闭环。

掌上风电编后语:金风科技两座风电场获得碳中和认证,标志着中国风电行业从“绿色发电”迈向“零碳运营”的新阶段。这一进展表明,新能源产业不仅要提供清洁电力,更要在自身运营中践行低碳理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未来,随着碳约束日益收紧,具备“零碳属性”的绿色电力将在绿证、碳市场等环境中获得更强溢价能力。风电场的碳中和管理,不仅是一项技术实践,更是重塑资产价值、提升行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唯有将绿色进行到底,才能真正担当起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