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下达“特急”通知,对“十二五”风电实行总量控制,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2583万千瓦。
“十一五”期间,风电装机规模大幅超过国家相关规划,创造了连续翻番的发展奇迹,“十二五”期间,风电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之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可能不会再出现。与超速发展相关联的“并网难”问题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能源局近日下达“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安排全国拟核准风电项目总计2583万千瓦。并明确要求:“未列入表中的项目不得核准。”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能源局采取计划安排方式对风电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主要是针对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不顾前期工作深度、电网接入和电力市场条件等,盲目核准风电建设项目出现的不协调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管理措施,目的是从加强项目核准管理入手,更加注重把握风电发展的节奏和质量,有效发挥风电的发电效益,引导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国家能源局开始从严格项目审批制度入手,规范风电产业发展。
连下五份“特急”通知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此次共下达五份通知。
首先,针对天津等25省区市下达的《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称,能源局“审核部分省(区、市)提出的风电开发方案,同意将前期工作充分、电网接入条件落实的项目列入‘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共计1300万千瓦。”25省区市的具体分布情况为:天津11万千瓦、山西130万千瓦、辽宁86万千瓦、上海14万千瓦、江苏61万千瓦、浙江22万千瓦、安徽20万千瓦、福建59万千瓦、江西19万千瓦、山东132万千瓦、河南34万千瓦、湖北15万千瓦、湖南45万千瓦、广东68万千瓦、广西18万千瓦、海南10万千瓦、重庆15万千瓦、四川20万千瓦、贵州50万千瓦、云南64万千瓦、陕西35万千瓦、甘肃55万千瓦、青海27万千瓦、宁夏60万千瓦、新疆230万千瓦。
同时,针对风电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吉林分别下达的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显示,黑龙江拟核准项目规模为210万千瓦、内蒙古为563万千瓦、河北为302万千瓦、吉林为208万千瓦,合计1283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此次一次性下达了全国29个省(区、市)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总规模达2583万千瓦;而且在五份计划通知上,全部标有“特急”字样。
业内对于这一政策的解读,普遍认为是国家开始强制控制风能开发的节奏,量化各地新建风电指标。
市场分析人士则认为,此次下发的风电项目规模普遍低于各地发展风电的预期,而市场的紧缩使风电行业从扩张期进入整合期,利润越来越薄,导致风电行业小企业的生存状况非常堪忧。中小风电设备企业为消化库存和维持订单增长而进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贫风区”获得少量项目
此次获准项目最多的内蒙古,并没有表现出“喜出望外”。内蒙古有关人士表示,500万千瓦风电项目对于内蒙古来说并不算多,有消息称,内蒙古规划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万千瓦,此时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为1260万千瓦,500万千瓦并不能在内蒙古的风电目标中占太大比重。
风力资源丰富的甘肃,此次仅获批55万千瓦风电项目,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所在地区获得如此小的份额,不免让人联想到是否与之前的风电事故和整顿有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可能没有太大关系,甘肃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二期工程的300万千瓦已经在此前得到核准,可以进入招标阶段,可能是由于项目储备比较多,所以此次甘肃获批项目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