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甘肃省要成为全国大型新能源基地及循环经济示范区
6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副省长石军在发布会上通报全省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情况。石军在发布会上说,今后两年,全省万元GDP能耗必须下降5.2%。此外,到2015年,甘肃省要成为全国大型新能源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包括日本、新加坡等新闻媒体在内的中外近40名记者参加了当天的发布会。
“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甘肃省的节能减排任务为: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的56.3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在16.8万吨,削减率7.7%。经过全省共同努力,2006年、2007年,我省万元GDP能耗分别下降2.61%和4.09%,2008年下降4.53%。但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两年,全省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繁重,要确保完成“十一五”目标,每年万元GDP能耗必须下降5.2%。为实现这一目标,全省要紧紧抓住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保增长、扩大内需、调结构”机遇,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决不允许以发展经济为由,放松对环保的要求;决不允许以保证财政收入为由,对违法排污企业网开一面。
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状况,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常规能源,也蕴藏着巨大的新能源资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目前甘肃省已经展开对风能和太阳能这两种新能源的大力开发。
石军介绍说,全省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4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左右,此外,全省还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省太阳总辐射量约在4800至6400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在1700至3300小时之间,其中河西走廊地区太阳能最为丰富,是实施“大漠光电工程”的理想地区。目前,全省正在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相关工作。预计到2015年规划目标时,全省风电装机达到1271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6万千瓦,成为全国大型新能源示范基地。
石军在发布会上说,甘肃省是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较早,为在2015年把全省建设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全省将重点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培育100户骨干企业,重点改造提升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逐步形成覆盖全省和各具产业特色的7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力争在2015年把全省建设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