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6日,中国能建年度13GW风机集采结果正式出炉,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这场新能源装备的激烈角逐中大放异彩,实现了覆盖陆上8MW以下/以上、海上12MW以下/以上全部四个标段的“大满贯”伟绩,以148.8亿元的订单额稳居榜首,成为此次集采中唯一全标段覆盖的头部整机商。
中标详情:全方位布局,多领域突破
陆上风机I(8MW以下): 中标金额高达74.22亿元,与金风科技、远景能源齐头并进,稳居第一梯队。
陆上风机II(8MW及以上): 成功斩获40.84亿元订单,在6家入围企业中脱颖而出,位列前三甲。
海上风机I(12MW以下): 以35.25亿元中标额强势抢占市场,与中车株洲所展开激烈技术竞争。
海上风机II(12MW及以上): 凭借33亿元订单跻身前三强,与明阳智能、东方电气等强劲对手同场竞技。
硬核实力:技术与服务双重驱动
上海电气风电此次的卓越表现,得益于其“技术+服务”双引擎战略的强大支撑。
✅ 高原极寒适应性: 为应对西北高海拔、高风沙等复杂环境,创新定制叶片防侵蚀涂层及智能除冰系统。
✅ 海上大兆瓦机组: 12-16MW海上风机集成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孪生平台,远程故障预诊断精准高效。
✅ 模块化交付体系: 创新“塔筒-机舱-叶片”分段预制模式,大幅缩短现场安装周期,效率提升40%。
行业风向标:改写风电竞争格局
此次13GW集采作为2025年全球最大单体风机采购项目,折射出行业三大趋势:功率跃迁加速, 陆上8MW+、海上12MW+机组占比超60%,宣告中国风电迈入“超大兆瓦时代”。国资主导整合, 11家入围企业中8家为国有控股,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技术内卷升级,中标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7.2%,数字化运维方案成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是一次商业竞标,更是中国风电技术路线的集中检阅。”行业分析师指出,上海电气风电的全标段渗透,充分印证其“海陆全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市场定位已获深度认可。

未来蓝图:从装备制造到能源生态构建
上海电气风电依托此次中标,正式启动“星链计划2025”:在甘肃、内蒙古等陆上项目区配套建设50座“风光储充”一体化驿站。于广东、福建海上风场投运10艘智能运维母船,搭载无人机巡检编队。同时,联合中国能建研发“风机-光伏-制氢”多能互补系统,目标降低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15%。
上海电气风电负责人表示,将借助此次13GW项目积累的200TB运行数据,迭代升级新一代AI风功率预测模型,助力中国能建打造“风光储氢”万亿级能源生态布局。
掌上风电编后语:
上海电气风电在此次中国能建13GW集采中的惊艳表现,无疑是风电行业的一座新里程碑。从高原到深海,从设备制造到能源服务,上海电气风电以全方位的技术实力与战略布局,为我们描绘出中国风电产业的美好未来。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新跨越,更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革命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海电气风电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