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在307国道靖边段沿线,在乌黑的行车道旁,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机不时映入眼帘,像一颗颗巨大的明珠点缀在绵延起伏的山峦上。
在鲁能靖边县席麻湾乡风电场,38台高耸的白色风机正迎风旋转,源源不断地将清洁的风能转化为电能。据风电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鲁能靖边风电一期的38台风机已全部投产发电,截至5月底,风场已经发了将近1000多万度电。”而这只是靖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一角。
靖边县海拔介于1123米-1823米之间,处内蒙古冷空气南下的前锋,主风向和最大风能密度的方向基本一致,年有效风速时数在1500—2200小时,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6.3米/秒以上。该县和同样位于白于山区南缘的定边县一起,构成陕西省风力资源最好的优势地带。根据陕西省气象中心资料显示,定边、靖边风力发电可利用面积5926平方公里,风能储量2266万千瓦,可开发面积2783平方公里,风能技术可开发量555.6万千瓦。
在国家大力发展“陆上风电三峡”的背景下,靖边正成为几大发电集团进行新能源开发建设的一片热土。
目前,已有山东鲁能、中国华能、中国国电、中国华电、中国大唐、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六大集团与靖边县达成投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的协议。其中,山东鲁能牛圈梁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于2011年1月建成,目前一期38台风机已全部投产发电;华能乔沟湾5万千瓦风电项目风机吊装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电站建设,预计6月底可投产发电;国电草山梁5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紧张的建设中,预计今年7月30日至8月15日投产发电。另外,大唐风电49.5兆瓦、华电风电49.5兆瓦、中电投风电49.5兆瓦等三个风电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计划今年全部动工建设。
在靖边,一场由六大集团引领的新能源革命方兴未艾。
企业:抢滩靖边
六大集团在靖边大规模的开发风电资源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2008年3月份,山东鲁能靖边席麻湾乡47.5兆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而项目的谋划则要追溯到更早的2006年。早在2006年初,靖边县便与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发展风电项目的协议,并于当年10月建成了一座70米高的测风塔,取得了规划、土地、接入系统及银行贷款等手续。2008年1月,该项目经陕西省发改委正式核准。2011年1月14日,项目第一台风机并网发电,截至今年5月底,该项目一期的38台1.25兆瓦风机已全部投产发电。
据陕西鲁能靖边风电场厂长肖耀峰介绍,鲁能靖边烟墩山二期49.5兆瓦前期工作正在按计划开展。目前《可研报告》、《接入系统设计报告》、《风资源评估报告》等支持性文件也正在进行中,根据公司的部署将力争在下半年取得项目核准并开工建设。
相比于鲁能的动手之早,五大国字号发电集团在建设速度上,显示出了自己的实力,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国电集团。利用自己在国内甘肃、新疆等地发展风电积累的先进经验、优秀的组织管理人才、自己培育的风机设备制造公司——联合动力,国电自进入陕西开发风电伊始,便成为陕西风电开发企业的“领跑者”。
“在五大发电集团中,国电做事是最快的。”国电陕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基伟说,“其他的公司可能来得很早,也圈了很多地方,然而真正的发展速度没有国电快。”
陈基伟给出了一张时间表:2009年12月,国电陕西风力发电公司正式成立。2010年3月5日,国电定边繁食沟一期49.5兆瓦项目经省发改委核准;2010年5月12日,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11月27日22时,繁食沟风电场一期33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成为陕西省第一个并网发电的风电场。从项目正式开工到全部建成投产,国电定边繁食沟一期项目,用时仅为6个月15天。繁食沟风电场的投产,实现陕西风电零的突破,为陕西省风电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
“目前,国电靖边草山梁一期49.5兆瓦风电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计划在7月30日至8月15日投产。国电靖边祭山梁一、二、三期,计划到6月10日开工,预计12月末投产。”国电在靖边的风能开发,摊子已经铺得很大。陈基伟展望说,“国电在陕北地区,规划开发风资源150万千瓦,其中榆林100万千瓦、延安50万千瓦。加上国电在关中、渭南等地的资源开发,在‘十二五’期间,国电在陕西的新能源发电量将不低于200万千瓦,其中主要是风能开发。”
在国家五大发电集团中,华能在靖边的风电场开发,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5月26日,记者在华能靖边乔沟湾风电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据现场负责协调调度的华能陕西风电有限公司乔沟湾风电项目副总经理李智介绍说:“目前,项目一期的24台2兆瓦、1台1.5兆瓦风机已经安装完毕,现正进行风机调试、升压站建设和外网搭建,预计6月份网架建好后,即可投产发电。”
而在之前的3月27日,华能靖边乔沟湾风电二期获核准建设并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李智介绍说:“目前,华能靖边风电20万千瓦项目已有10万千瓦获得批准进行建设。华能计划上40万千瓦的风电,从目前建设的项目来看,华能在陕西进行风力资源开发大概能占到20%的份额。”
几大集团,争相发展风能的背后,不光是国家要求几大发电企业在新能源发展上要占比达到15%-20%份额,更是因为,风电将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有效增长极。随着国内风电技术开发的成熟,进行风电装机开发的成本必然会下降,风电最终有可能实现盈利,而一次性能源必将走向枯竭。因此,积极发展新能源也是几大发电集团的共同心声。
如今,在陕北长城横跨的白于山区北缘,从靖边的南五台、烟墩山、牛圈梁、祭山梁、草山梁,到定边的繁食沟、张家山,一座座白色风机如雨后春笋般“盛开”在广袤的山峦上。风从北方来,在长城沿线,一张巨大的“捕风网”悄然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