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强制配储要求。方案明确规定,2025年6月1日起全容量并网的新能源项目不再要求强制配置储能。这一政策将显著降低风电项目开发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性,预计可为风电项目节省初始投资约15%-20%。
增量项目竞价机制明确。首次增量新能源项目竞价上限暂定为0.36元/千瓦时,下限为0.131元/千瓦时。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确定为36000小时,执行期限长达12年,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预期。
存量项目平稳过渡。对已进入电力市场的平价风电项目,2025年上网电量的56%纳入机制电量,机制电价暂定为0.34元/千瓦时,过渡期3年。这一安排确保了政策衔接的平稳性,避免市场剧烈波动。
市场化交易全面铺开。方案推动所有风电项目上网电量进入电力市场,现货市场申报上限为0.75元/千瓦时,出清上限为1.125元/千瓦时,为风电参与市场化交易提供了明确的价格指引。
严格的项目管理要求。方案规定,如项目实际投产时间晚于申报时间超过6个月,当次入选结果作废且3年内不得参与竞价。这一条款将倒逼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按期投产。

掌上风电编后语:广西此次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为风电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取消强制配储、明确竞价机制、设定长期执行期限等举措,充分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12年的机制电价执行期和36000小时的全生命周期,为风电投资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将极大增强投资者信心。而严格的项目管理要求,则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避免资源浪费。
随着广西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风电企业需要加快适应市场化竞争环境,提升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水平。这一改革不仅将推动广西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全国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