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10月27日,随着首台10MW风电齿轮箱在包头中车戚墅堰所风电传动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装车、发往风场,标志着这一关键基地正式具备大兆瓦风电齿轮箱的批量化交付能力,也为中车戚墅堰所风电战略布局落下关键一子。
包头风电基地自建设伊始便展现出高效的“中车速度”:2025年3月主体厂房动工,7月核心设备进场,9月全面投产。从开工建设到正式运营仅用时6个月,实现从零到规模化生产的快速跨越。
投产即冲刺,攻坚不停步。自9月起,基地全员进入“战时状态”,技术管理团队主动放弃休息,以“5+2、白+黑”的拼搏节奏,全力推进产线建设与调试。团队围绕产线设计、工艺布局、设备安装、试验台搭建等关键环节,高效制定系统化达产方案,逐一破解节拍优化、协同作业等难题,最终在10月底圆满完成首台齿轮箱交付任务。

作为中车戚墅堰所三大风电齿轮箱生产基地之一,包头基地设计年产能达800台,覆盖3~20MW功率范围,定位为服务“三北”市场的重要战略支点。此次10MW齿轮箱的成功下线,不仅实现了从组装、测试到发货的全流程贯通,也标志着中车在风电核心部件领域的产业布局取得关键突破。
展望未来,包头风电公司将持续贯彻戚墅堰所“152”战略与“冠军戚所”发展定位,聚焦“十四五”收官攻坚与“十五五”高质量开局,强化区域协同与市场深耕,为中车风电装备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掌上风电编后语】从破土动工到首台10MW齿轮箱交付仅用6个月,中车戚墅堰所包头基地展现的不仅是“中车速度”,更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效协同、攻坚克难的缩影。在“沙戈荒”风电大基地建设全面提速的背景下,核心部件本土化、快速化交付能力,正成为行业抢占风口的关键支撑。随着三北地区风电开发进入规模化、大兆瓦时代,谁能在产能、技术和响应速度上占据先机,谁就将在下一轮能源装备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