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35年风光装机36亿千瓦”战略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攀升,但高比例新能源发电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挑战。10月20日,远景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展期间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构网型风机EN-220/10MW正式并网运行,为破解“双高”电力系统难题提供关键解决方案。
构网型技术:从被动跟随到主动支撑
构网型技术正成为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关键钥匙。与传统风机只能被动跟随电网不同,构网型风机能够主动构建电网电压和频率,增强电网强度,保证在极弱电网环境下安全稳定运行。
远景此次并网的EN-220/10MW构网型风机,承载着关键技术落地与应用的重要使命。该风机依托远景自主研发的整机机电耦合实时仿真系统,实现了“一心二用”:一方面赋予风机动态和暂态电压支撑、调频与惯量支撑、黑启动等关键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变频器与整机载荷的深度联合设计,保障风机载荷安全,最终确保风场稳定收益。

“1+4”全栈解决方案:系统化破解行业难题
远景创新的“1+4”构网型全栈解决方案,从新型电力系统全局视角出发,重点关注构网型风机与电网的耦合、风储设备间的融合,以及风机与电力系统的协同运行。
“1”即1个系统设计演化平台,由“远景天枢”能源大模型支撑,实现全时间尺度的电气+机械仿真,开发最佳构网型产品。“4”则指的是4类构网型产品,覆盖部件、整机、场站、系统四个层级,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远景构网型风机与最新发布的全球首款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基于同一平台打造,耦合后的解决方案在电力交易、并网和离网性能方面展现更强优势。
严格测试验证,引领行业标准制定
远景构网型风机已在国内权威机构完成全套严格的性能测试,覆盖多种应用场景,验证了在极弱电网条件下的暂态电压支撑、无功电压控制、惯量响应、相位跳变等核心功能。
凭借在多个实战项目中展现出的硬实力,远景正积极参与国内外构网型技术标准制定,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从2023年推出“1+4”构网型全栈解决方案,到建设鄂尔多斯园区风光储构网型基地示范工程,再到完成全球容量最大构网型储能实证平台测试,远景在构网型技术领域持续突破。

【掌上风电编后语】远景全球最大构网型风机的成功并网,标志着中国风电技术从“并网适应”向“主动支撑”的重要转变。在新能源成为电力主角的时代,单纯的发电能力已不足以保证系统安全,构网型技术通过赋予新能源设备电网支撑功能,解决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核心痛点。这种创新不仅体现了技术突破,更展现了企业从设备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升级。当风机能够主动参与电网调节,新能源才能真正担当起能源转型的主力军角色,远景的探索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