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船科技自主投资建设的邯郸邱县5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八台搭载160米钢混塔筒的H185-6.25MW风电机组矗立于河北平原,将高空风能转化为清洁电力,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注入绿色动能。
作为中船科技在冀南区域的首个自主开发项目,邱县风电项目不仅是企业践行“双碳”战略的落地举措,也是其打开河北风电市场、展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先锋工程”。项目全面投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3亿千瓦时,可满足约4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相当于年节约标煤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
项目选用中船科技自主研发的H185-6.25MW风电机组,配合160米钢混塔筒,形成针对华北平原中低风速风况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这一配置能有效提升轮毂高度,捕捉更高层、更稳定的风能资源,显著提升发电效率与项目全生命周期经济性。

项目团队在建设中接连应对复杂地质、密集降雨与大件运输等难题,打赢三场关键攻坚战:
地质与雨季突围战:场址地下水位远超预期,软弱土层给基础施工带来严峻挑战。团队采用井点降水结合局部换填工艺,并设置动态排水系统,在雨季平均每月超10天降雨的不利条件下,保障了8台风机基础(每基40根灌注桩)的顺利完成。
交通命脉阵地战:面对村落密集、道路狭窄、障碍众多的运输环境,项目部成立专项攻坚组,通过多轮联合勘查、路线优化与分段施工,将乡间道路改造为满足大件设备通行的“绿色通道”。
并网送电背水战:项目以T接方式接入电网,国网组织四轮严格检查。团队通过自查自验、提前整改,一次性通过所有验收,实现顺利并网。

掌上风电编后语:中船科技邱县5万千瓦风电项目的成功并网,不仅是装机容量的简单叠加,更凸显出风电项目在复杂环境下的系统化开发能力。从对抗高水位地质、多雨气候,到优化运输动线、高标准并网,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技术适配性、工程组织力和资源协调力的综合考验。在平原低风速区域,通过“大机组+高塔筒”技术组合提升发电效率,正成为行业主流选择。该项目为中船科技在华北地区后续项目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展现出风电企业与地方电网、社区协同共建的绿色发展模式正逐步走向成熟。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落地,平原风电将成为我国中东南部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