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船科技在风电机组核心部件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陆上15MW风电齿轮箱成功下线。该成果标志着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技术质量穿透工作中迈出关键一步,将进一步推动中船科技在成本控制、质量保障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方面的能力提升,显著增强风电机组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当前,中国风电产业虽发展迅猛,但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开展核心部件技术质量穿透已成为整机企业的必然选择。中船科技积极响应行业趋势,分层次、分步骤推进关键部件自主研发,继今年成功研制两款超长叶片之后,再度实现15MW级大兆瓦齿轮箱的突破,打破现有陆上产品技术边界。
本次下线的15MW齿轮箱聚焦“低成本、高可靠、高效率”的研发目标,在扭矩密度提升、轻量化设计、齿轮偏载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上实现创新突破。研发团队通过多目标协同优化,借助系统仿真与多轮迭代,最终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取得最优解。
该齿轮箱较同类产品减重约6%,扭矩密度高达250+Nm/kg,采用先进热处理工艺有效控制齿圈变形,高速比设计也增强了其对复杂风速环境的适应性。此外,团队通过传动链一体化仿真,攻克了一级齿圈偏载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显著提升整机运行稳定性。
中船科技此次齿轮箱的成功研发,与其早前推出的超长叶片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将有效提升整机风能捕获效率,拓展风速适用范围,增强风场选址灵活性。相比10MW机组,在同等容量下,新机组可减少约33%的机位数量,直接降低基础建设成本,并为后期运营维护节约大量开支,为风电场业主带来更显著的经济效益。
掌上风电编后语:中船科技陆上15MW齿轮箱的成功下线,不仅是企业技术攻关的里程碑,更是中国风电高端装备自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从叶片到齿轮箱,中船科技一步步扎牢自主研发的根基,展现出在核心部件领域实现“技术—质量—成本”全面穿透的决心与实力。此类突破正在为中国风电产业构筑更安全、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更坚实的“中国制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