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学术精英到能源巨头的崛起
1960 年出生于浙江宁海的童亚辉,在求学时代便展现出卓越才华。1982 年从杭州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原煤炭工业部、中国煤炭销售运输总公司等核心部门,积累了深厚的行业资源。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就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博士学位的学术背景,更让他在能源经济领域声名鹊起。
2001年,童亚辉投身浙能集团组建工作,开启了他长达二十年的能源帝国 “筑梦之旅”。从副总经理逐步晋升至董事长,他主导浙能集团完成从传统火电向多元化能源巨头的转型,提出 “能源立业、科技兴业、金融富业、海外创业” 的发展思路,将业务版图拓展至电力、煤炭、天然气、新能源等全产业链。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浙能集团管理与控股装机容量占浙江省统调火电装机容量近半壁江山,全年发电 2009 亿千瓦时,供应天然气 133 亿方,旗下控股四家 A 股上市公司及新加坡上市公司锦江环境,成为浙江能源供应的 “压舱石”。
央视巡视组入驻,浙江国企开启“地震模式”
童亚辉的落马并非孤立事件。自今年 4 月中央第十六巡视组进驻浙江,明确将 “一把手” 及省级国企作为重点监督对象以来,浙江能源、金融领域已有多名高管相继落马。4月16日,浙江省商业集团原总经理助理乐毅主动投案;5月7日,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原行长冯建龙被查;5月11日,省机电集团党委书记廉俊接受审查调查;仅隔四天,浙能集团这位 “元老级” 董事长便应声倒下。这一密集反腐节奏,暴露出浙江部分国企存在的廉洁隐患与治理漏洞。
据知情人士透露,浙能集团在业务扩张过程中,涉及巨额能源项目招投标、海外投资并购及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等关键环节,权力寻租空间较大。童亚辉在任期间主导的多个海外能源项目与新能源转型工程,目前均成为调查重点。而中央巡视组此番驻浙工作虽仅两个月,已通过线索筛查、财务穿透式审查等手段,精准锁定多名涉嫌违纪违法的国企高管,释放出从严治党向能源领域深水区挺进的强烈信号。

童亚辉,男,1960年8月出生,浙江宁海人,1978-1982年就读于杭州大学政治系经济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1990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4-1997年就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煤炭工业部调运局调运处副主任科员、调运处副处长,中国煤炭销售运输总公司开发部经理、副总经济师、办公室主任,中国煤炭销售运输总公司副总经理。2001年5月至2011年2月,任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党委委员,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任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党委委员,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任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委员。2016年10月,任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任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任浙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3月,任浙江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