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了解到:7月10日,福建省福清市见证了一项全球瞩目的能源装备突破 —— 由东方电气集团与中国华能联合研制的 17 兆瓦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正式下线。这台机组不仅以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双重身份刷新纪录,更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实现关键跃升,为深远海风电开发铺设了技术快车道。

巨轮级体量:262 米叶轮扫过 7.5 个足球场
这台 “海上能源巨人” 的体量堪称震撼:叶轮直径达 262 米,风轮扫风面积约 53000 平方米,相当于 7.5 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轮毂中心高度约 152 米,与 50 层居民楼齐平。央视新闻动画演示直观呈现其规模 —— 当叶轮转动时,每一圈都在捕捉海量风能,为高效发电奠定基础。

硬核性能:17 级台风里保持 99% 发电效率
在极端环境适应性上,机组展现出 “超能力”:相较于传统漂浮式机型,其倾角设计更大,运动适应性更强,即便浮体发生大幅倾斜,仍能稳定发电,时间可利用率高达 99% 以上。同时,它可抵御超 24 米的超高海浪和 17 级超强台风,搭配全新智能传感与全局稳定控制技术,成为深远海复杂环境中的 “稳定供电站”。

国产化里程碑:从轴承到整机全链条自主可控
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 “自主创新”。机组首次采用国产化大直径主轴轴承,打破了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叶片、发电机、变流器、变压器等关键部件也实现 100% 国产化。研发团队更攻克了漂浮式风电系统耦合仿真、高保真模型试验,以及叶片与低速永磁直驱电机高精度制造等难题,推动我国风电产业链从 “组装” 向 “核心制造” 跨越。

年发 6800 万度电:4 万户家庭的 “绿色能源包”
按年发电量计算,这台机组可输出清洁电能 6800 万度,满足约 4 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相当于减少大量煤炭消耗和碳排放。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海上风电部主任刘鑫强调:“它是为深远海量身定制的利器,能在 50 米以上水深的海域高效作业,让深海风能不再‘沉睡’。”
接下来,机组将前往广东阳江海域开展示范验证。业内预计,其成功应用将加速我国海上风电从近海向深远海的战略转移,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 “中国方案”。

掌上风电编后语:17兆瓦机组的下线,不仅是一组技术参数的突破,更是我国新能源产业 “自主可控” 能力的宣言。从 7.5 个足球场的风轮面积到 99% 的发电利用率,从国产化主轴轴承到抗 17 级台风的稳定性,每一个细节都印证着 “科技自立自强” 的力量。当这台机组在阳江海域启动运转时,它转动的不仅是叶片,更是中国风电在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以及人类向深远海要清洁能源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