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4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山西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竞争性配置工作方案》,为新能源项目开发设立全新标准。该方案聚焦“高标准、严监管、促多元”三大核心,旨在推动山西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政策核心要点解析
1. 严苛准入门槛,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率
方案明确要求,单体项目规模不得低于6万千瓦,扩建项目若利用已投产新能源项目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则不受规模限制。风电项目需提交完整年度测风数据,确保资源评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此外,申报项目须取得“新能源标准地”,包含土地预审、电网意见及政府协议,有效规避选址冲突。
2. 透明竞配流程,实施动态监管机制
各市能源局需在项目储备基础上,依据“奖优罚劣”原则进行资格初审,并按期将初评结果报送省能源局。省级评审由多部门联合专家组进行打分,全程接受纪检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已获批项目禁止擅自转让,未按期并网者将被取消开发资格,形成动态淘汰机制。
3. 推动集约开发,创新国企民企合作模式
政策优先支持资源条件好、土地条件成熟、送出条件优、能尽快建成并网的项目,推动存量项目提速。同时,鼓励国有企业至少出让10%项目股权吸引民营企业参股,激活多元资本活力,破除地方保护壁垒。
政策深意: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双轮驱动
此次政策与山西省2025年生态治理风光基地规划形成联动,重点布局采煤沉陷区、盐碱地等“三类土地”,实现绿电开发与生态修复双赢。规划建设3-5个省级示范基地,单基地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通过集约用地降本增效。通过“标准地”模式规范前期流程,推动先进技术规模化应用。
行业影响:加速洗牌,民企迎来新机遇
头部企业凭借快速并网能力、资金实力及合规经验将主导市场。国企股权让渡为中小民企提供入场契机,合作开发或成主流模式。政策明确“18个月并网”倒逼供应链高效协同,从设备制造到EPC建设全产业链受益。
数据亮点
✅ 6万千瓦:全国最高单体项目规模门槛之一
✅ 18个月:从获批到并网的最严时限
✅ 10%股权:国企向民企让利的强制比例
✅ 35%占比:山西风电装机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山西新政通过‘高门槛+强监管’树立了新能源竞配的省级样板,其国企民企股权联动机制或为全国提供参考。”
各市能源局已于5月14日起启动项目储备工作,省级评审结果拟于6月底公示。企业需抓紧对接地方政府,抢占“标准地”资源,抢占市场先机。


掌上风电编后语:
山西风电光伏新政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竞配机制迈入“高标准、严监管”新时代。通过设置全国最高单体门槛和最严并网时限,山西既为大型企业提供规模化开发舞台,又通过国企股权让渡为中小民企打开入场通道。这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模式,有望成为全国新能源政策的风向标。后续各省市能源局的政策跟进,以及企业如何在新规则下实现差异化竞争,值得行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