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风电二标段项目经历“启动-取消-重启”波折后,于2025年5月6日再度开启竞争性配置。该项目作为阿里地区2024年清洁能源保供计划关键组成部分,装机规模50MW(5万千瓦),要求配套20%全容量、4小时构网型储能(即10MW/40MWh储能系统),预计2025年10月建成投运。
竞配规则亮点
联合体准入机制:允许企业以联合体形式参与竞标,强化技术互补与资源整合能力
储能技术门槛:构网型储能需具备独立电压频率调节功能,支撑高原电网稳定运行
生态保护承诺:要求申报企业提交草场修复方案,修复面积不低于项目占地30%
本地化运营:鼓励中标企业在阿里注册子公司,承诺雇佣本地员工比例≥15%
技术攻坚与市场博弈
1. 高原风电“生存法则”
针对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700米、日温差超25℃、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200天的极端环境,竞标企业需提供:
抗低温机组:-40℃专用润滑系统+叶片防覆冰涂层
智慧运维体系:北斗定位故障诊断+无人机巡检编队
储能协同方案:飞轮储能瞬时调频+磷酸铁锂电池削峰填谷
2. 竞标格局前瞻
根据2024年西藏新能源项目中标记录,潜在竞争者包括:
• 国家队:中广核、国家电投(2024年光热项目中标主力)
• 地方国企: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本土资源优势显著)
• 技术派:远景能源、金风科技(高原风电技术储备深厚)

竞标风险提示
极端环境考验:2024年12月首次竞配中标方因高原机组适应性不足导致技术方案被否。
储能成本压力:构网型储能系统造价较常规储能高35%,需通过电力市场交易收益覆盖。
并网时序风险:西藏电网消纳能力有限,项目需与配套输电工程同步推进。
掌上风电编后语:西藏阿里风电二标段项目的重启,不仅为西藏地区的清洁能源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也为全球高海拔风电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样本。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技术的突破,还是商业模式的探索,亦或是生态保护的承诺,都体现了能源行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推进,我们期待看到西藏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利用达到新的高度,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