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采用的新型格构塔搭载三一重能SI-20056型号风电机组,单机容量5.6MW,叶轮直径200米,应用于阳光能源安徽涡阳风电项目。塔架总高度147.1米,由中电建华东院所属子公司浙江华东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创新性采用预应力转向技术,使钢管混凝土格构段突破到叶尖以上,实现大型风电机组支撑结构叶片净空自适应,相当于对传统塔架进行一番“减脂增肌”,在降低叶片“扫塔”风险的同时,具有易安装、承载力高、便于运输等优势。
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下的“顺势而为”
塔架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支撑结构,相当于摩天大厦的地基,是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的关键。近年来,在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下,叶片长度与轮毂高度“与日俱增”,塔架支撑结构需要承受更大的载荷、适应更多的机组要求(如频率限制、叶尖净空要求等)。传统塔架结构体型“臃肿”、承载力有限、施工周期长等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亟需一种新型支撑结构型式满足行业需求。
作为风电领域的“排头兵”,三一重能、华东新能与阳光能源携手勇闯国家“新型高塔架技术”新赛道,建成全国首台叶片净空自适应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推动格构式风电塔架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双重飞跃。

该新型塔架底层格构柱由高强钢管与混凝土组合而成,通过预应力技术优化结构受力状态,在减少基座占地面积、降低总成本的同时,提升塔架稳定性与承载力;同时,格构式塔架的制作无需模具,可根据环境条件灵活调整设计,具有广泛适应性。
国际权威认证提供可靠性背书
2025年2月,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UV莱茵评估,叶片净空自适应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获得国内首张格构塔型式认证证书,标志着该新型塔架产品设计建造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行业认可,为大规模市场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如今,随着该采用新型格构式塔架的首台机组成功并网,也进一步为塔架技术创新成果的“落地开花”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新型格构塔首台样机的运行验证,项目组将同步开展格构塔与混塔的发电量对比和噪声对比,指导未来塔架选型和微观选址,为高塔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客观的实证依据。
未来,三一重能、华东新能与阳光能源也将继续在风电技术领域携手攻坚,为中国风电事业的创新发展先行探路。
掌上风电编后语:三一重能147米格构塔的成功并网,无疑是风电行业的一座新里程碑。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塔架的技术瓶颈,更为风电降本增效开辟了新路径。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链协同,从成本重构到场景拓展,这一创新成果将推动风电行业向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格构塔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风电将在我国能源转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为实现 “双碳” 目标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