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鹤顶山、皇帝坪、霞关,洞头鹿西岛,瑞安北麂、北龙岛风电场……碧海蓝天,一片片白色的“森林”伫立于海天之间。
每棵“树”只有三片叶子,但这些叶子吸收的不是阳光,而是“嗖嗖”而过的大风。如此洁净美丽的画面,正在成为温州清洁能源蓝图的一块重要拼版。
风电,这个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极具规模化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正在温州这个缺煤、少油的沿海城市“蔚然成风”。
而独领“风”骚的华仪电气,在国内多个省市风电场赢得口碑后,正在积极开拓智利、白俄罗斯、巴西、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市场。
由此引领下的一批温州传统制造企业,也敏锐地捕捉到了风电发展的商机,并将此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渐成温州风电本土“集团军”,推动温州风电装备产业群疾步“风行”世界。
产业飙升崛起华仪
这无疑是一个快速膨胀又过度竞争的市场。
根据国际风能理事会的统计,在过去五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一路飙升,每年均以翻番的速度增长,2008年年底,中国累计风机装机容量首度超越印度成为亚洲第一,而当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也仅次于美国、德国。
“中国已在2009年登上全球风电发展速度最快的宝座,而距离装机总容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一哥’,也可能只有几年之遥。”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主任张传晕表示。
猛增的市场需求带来的是猛增的市场供应,比中国风电增长更快的,是中国风机制造商的数量。据统计,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数量已超过90家,风叶生产企业50多家,塔筒生产企业则近100家。而一个可对照的数字是,在全球范围内,如果不算中国的风机制造企业,相应的风机制造商只有十来家。
“作为国家政策支持的新能源项目遭遇投资资金的激烈介入,这90家整机厂家,服务的对象主要以固定的国家五大电力集团为主,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张传晕表示,作为国内风电行业第二梯队的华仪电气,随着产量的逐步增加,生产规模化效应正逐渐体现。“5000万、4.9亿、14亿”,这是华仪前年、去年与今年(预计)的风电产值。
同时,今年以来竞争环境的相对改善对华仪是一大利好。去年,因为国家对“风能产能过剩”的调控,实施了对风电项目进行审批制度,基本阻止了新的企业盲目进入风电行业,这对已经提早进入的华仪意味着将迎来一段美好时光。
本土产业链快速成熟
华仪在温州民企中异军突起,同时也诱发出一个庞大的风电本土产业链条。
“风机配套零部件生产是一个非常大的蛋糕。”乐清市经贸局技术进步科有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年,华仪风机的各种配套产品大部分都是从外地企业购买,如果配套产业都实现本土化,这将是很大的产业蛋糕!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来温州评审有关方案时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涵盖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主要零部件的生产体系,风机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风机的控制系统和主轴承仍然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而在这些关键领域,温州已经开始崛起一批产业链“新星”,孜孜不倦地打造逐步完备成熟的风电产业链条:
“通力减速机”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合作,已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齿轮箱,样机正在西门子的主机平台上进行测试;
“兴乐电缆”的风电专用电缆已研制成功,并已通过国家电缆中心检测;
“人本集团”正积极研发风力发电轴承,将具备风力变速箱轮轴、发电机轮轴、主轴轮轴生产能力;
“慎江阀门”正在筹建年产6万吨特大重型合金铸钢件、锻钢件生产线;
“泰昌铁塔”正计划筹建年生产10万吨的塔筒生产线。
在不到五年时间里,这批快速成长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会在温州本土形成由1至2个50亿元企业、若干个10亿元企业以及一批亿元企业构筑的风电装备企业群。
自主创新淘风中黄金
面对产业大飙升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尚待完善的产业链条问题,我市反复论证后出台的《温州市风电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都给予了规划引导。
这一方案出台基于现实的判断。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有近30年风电研发经验的专家吴运东表示,“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已成为主要的风电市场和设备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国内不少风电整机制造和配套企业,尚在起步阶段,占市场份额相对较小,而且大多数风电整机制造企业通过购买图纸方式引进技术,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失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软肋。”
为此,自主研发成为此方案的首要关键词。方案指出,风电装备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是其发展的关键。我市企业涉足风电装备产业时间较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要瞄准国际风电产业先进技术,采取出资购买、技术入股、销售提成、国际融资等方式,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要以自主研发为重点,按照多元化、多样化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引进、消化、再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缩短大型机组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努力摆脱目前缺乏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影响产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困境。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风电建设热潮中,对温州民企而言,机会到底有多大? “在风电设备国产化进程中,温州已经涌现了华仪、金钻等一批颇具实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有更多的温州传统企业能参与其中,无疑将带来大型风机制造更大的市场需求。”通力减速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建忠十分看好风电企业的未来前景,并表示将继续在不断创新中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