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风电涡轮生产商--苏司兰能源(Suzlon Energy)(SUZL.BO: 行情)董事总经理Tulsi Tanti表示,尽管目前中国的风电行业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公司希望通过进一步削减成本,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占有额.
Tanti在海南参加博鳌论坛时接受路透专访时指出,"通过削减价格,我们预期未来两三年苏司兰可以在中国获得更多的业务."
他透露,公司计划在10年内,使每千瓦的成本再削减10%.
他指出,外资公司,在主导了中国最初的风电行业後,最近几年市场份额明显的被蚕食了,但是他们错误的将这个归咎于中国操纵投标过程或者政府向本土企业提供隐性补贴.
"我们的供应链在中国,所以我们是一个100%的中国企业,但是与中国的企业竞争还是很困难,因为本土企业是本土化的成本架构,但我们是全球化的成本架构,带入中国的是高端的技术."他称.
他指出,"但我们正在让公司变得更有竞争力,过去我们有20%的成本差别,现在仅仅是5%."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
中国2009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较08年增加一倍.政府官员预计,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可能将上升到1.5亿千瓦。
但是,一些外国企业的代表已经批评了这种大规模的高速的增长,他们认为,这会导致严重的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是因为电网建设的滞後,可能造成风电设备的闲置。
对于中国的风电行业正在走向成熟的问题,Tanti表示,现在一些小的制造商,通过降价与一些大企业在地方政府的风电项目上竞争,但残酷的竞争仅仅是市场发展的一个阶段,最终更高的行业标准将会使五家左右的大型本土企业存活下来.
中国对风电行业的限制性的准入措施已经饱受批评.但最近中国已取消有关风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的规定.Tanti表示,这是中国生产商将大举冲击海外市场的序幕。
"本土企业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就会进军国际市场,对于政府来说移除此前颁布的保护性措施,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明智的做法,否则的话,其他国家可能也会强加70%的本土化率的要求."图尔西-坦提称.
尽管对于未来新能源的增长前景还不是很确定,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结果令人失望,风电行业仍缺乏行业标准,但Tanti表示,风电产业还是会保持增长.风电涡轮生产商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行业前景.
Tanti透露,预计公司在不久的将来以年产能600万千瓦满负何生产,现在公司正集中精力削减成本.
他表示,苏司兰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生产风电设备,然後将其出口到国外,目前公司正在寻求中国进出口银行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