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仪集团董事长陈道
华仪电气公告称,公司已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民政府签订《风电项目风电设备项目招商合作协议书》。双方约定,华仪独家或者联合战略投资伙伴拟投资约100亿人民币开发该地区两处风电场,该项目一次规划、分批申报、分期实施、首期项目规模不低于4.5万千瓦,总投资不低于4亿元。
就在7月10日,华仪电气刚与东营市政府达成协议,投资10亿元在东营市设立风机设备制造基地。而东营市则承诺,三年内不引进同与华仪同类型竞争者,华仪优先享有开发、利用该市风力资源的权利。
“这是我们的一个策略,拿资源换市场。”21日下午,华仪电气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华仪电气的模式是,寻找可利用的风场,由公司或者引入合作者一起投资,然后在当地建生产基地的模式,带动公司的设备销售。
据其介绍说,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只有在5万千瓦以下的风场,各省发改委有权利批复。而超过5万千瓦的则要上报国家。“无论你的风场是多大规模,都得拆成一个个5万千瓦的规模来报备。”
民生证券分析师王风华指出:华仪电气的模式是典型的“拿投资换市场”模式。“这项协议保证了未来3年在东营不少于33台1.5兆瓦风机的销售合同。”
据了解,华仪电气采用这样的模式或许算是一招无奈之举。目前,国内风机的整机厂商已经超过70家。而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将会是一个洗牌年。
“在未来几年,一些公司的实力和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一些公司将破产或者被其他公司并购。所以总体上来说市场上的厂商会变少。我认为这将是市场规范的必由之路。”美国穆格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Lars Rasmussen如是告诉本报。
“整机产品的价格也在持续下降。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不断地规模化,不断地完善你的产业链条才能立足。”上述工作人员称。
而据其介绍,“我们还是会继续引用这个方式。以此立足于这个市场。”而华仪电气的最终目的则是卖设备。
“风电在公司的比重将会越来越突出。”上述华仪电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风机制造的比重将与电器类业务持平。”
华仪电气是1986年成立的华仪集团旗下的核心子公司,旗下包括电器设备及风电设备产品。早在2002年,华仪集团就已经介入到风电制造领域。
华仪集团董事长陈道荣表示:“公司已经制定了风能规划,到2015年,华仪风电整机生产产值将达到150亿元,配套企业的产能可以做到400亿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