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电网友好型风电厂特性123456789具有动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能力具有动态频率控制和电压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故障穿越能力,在低电压、高电压或其他电网故障期间保持并网连接达到规定时间提供调峰、调频、调压等辅助服务具备风电功率预测能力合格的电能质量安全、友好的数据通讯系统提供精确的电气仿真模型和参数精选、灵敏和协调整定的继电保护。
建设风电友好型电力系统
适应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的基本内涵
具备坚强的网架结构和灵活的运行性能,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和运行控制技术,更加充分地提升和调动广泛的系统资源,更好地发挥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在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的前提下,实现大规模风电并网和有效利用。
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适应性
适应风电出力的不稳定性。必须从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行等各个环节入手,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前提,创新发电技术、输电技术、调度运行控制技术和需求侧管理技术,调整电源结构和电网格局,调动需方资源,重构基于大规模风电等变动电源发电技术的电力系统。
满足大规模风电输送的需要。风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位于远离负荷中心的偏远地区,当地负荷需求水平较低,且在电网结构上多位于电网的末端,必须经过长距离输送至负荷中心,需要电力系统能够满足长距离大容量风电送出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性要求。
发电和用电的双向互动,促进风电的高效利用。长远来看,要求构建智能用电互动平台,发展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储能设施,加强智能用电管理,合理调配用户不同时段的用电需求,最大限度满足风电消纳的需要。
风电友好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
“网架坚强、运行灵活、技术先进”三大方面。
坚强的网架结构支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资源配置。一是具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二是具有更大的电网覆盖范围。美国大规模不稳定电源并网研究结果也表明,为适应大规模不稳定电源并网的需要,美国东部电网的平衡区域将由目前的上百个减至2024年的7个。
系统运行灵活性强,具备适应风电出力波动性的能力。具备一定规模的灵活调节电源。能够充分调动用户侧弹性资源。比如建设电动汽车配套充放电基础设施网络等储能设施,构建智能用电互动平台,发展智能用电,实现客户有序充放电、平衡电网负荷等应用,满足最大限度消纳风电等变动电源的需要。
电网技术更加先进,具备高度智能化的风电调度能力。通过建设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满足各级电网调度和集中监控的要求,在电网计划、调度和实时运行的不同阶段,具备对电网静态、暂态和动态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时时预警的功能;优化风电等变动电源和常规电源的机组组合方式;综合利用负荷预测信息和风功率预测信息,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具备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优化电网调度,优先调度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