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产业减速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但速成冠军华锐风电的瞬间跌落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去年10月14日,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少见地出现在北京国际风能展的制造商专场论坛上,彼时,这位中国最大的风机制造商曾高调宣称:“我相信中国的风机(厂商)完全可以向国际上任何一家风机企业看齐。”韩同时宣布,未来五年华锐将加大国际化的进程,海外市场销售将占华锐的30%,甚至达到50%。
不到一年,华锐海外市场不仅进展不如预期,且遭遇国内市场的严寒。8月29日,华锐风电公布半年报,营收同比下滑29.4%,净利润同比降低48%。这位搭上中国风电发展快车的速成冠军,在经历五年高速发展并于去年跻身全球第二后,首次下滑。
坏消息接踵而至。9月14日,美国超导公司宣布对华锐风电提起刑事和民事诉讼,称华锐盗窃知识产权和合同违约。但华锐风电在书面回复环球企业家问询时称,美国超导自2006年开始为华锐提供核心部件,但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其变频器的故障率较高,超导未能履行合同解决这一问题。
华锐不是唯一的失意者。全国第二、早于华锐8年成立的金风科技中报显示,金风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17.6%和45%。两个位于金字塔塔顶的风电巨头业绩的大幅下滑,折射出中国这一高歌猛进的新能源产业正在遭遇不寻常的逆风。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问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李若梅认为,过去五年风电行业的发展靠的是地方政府政绩和GDP的推动。无序发展造成的隐患在今年集中爆发。
截止到8月2号,国内风电机组共发生27台次重大事故,其中倒塌的有5起。机组质量问题只是其一,另一更大的问题是风电对电网造成的冲击。
电网对风电一直没有完全开放接纳的态度。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4473万千瓦。而根据中电联统计的数据,201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为2957万千瓦。通过这两个数据可以算出,高达34%的装机量并未并入电网发电。
今年初,国内最大风电运营商龙源总工程师杨校生在出席可再生能源学会年会时透露,发改委在审批风电项目,要先看电网的安排。这一信息也传递出风电厂商与电网之间的微妙关系。
2月24日,甘肃中电酒泉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桥西第一风电场因一个开关间隔的电缆头故障绝缘击穿造成短路,使得酒泉风电基地598台风电机组相继脱网,导致电压大幅波动,甚至波及甘肃电网,对整个西北电网造成威胁。仅过了一个多月,4月份甘肃酒泉和河北张家口又发生两起大规模风机脱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