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装风电的“狂飙突进”,正是重庆风电装备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缩影。如今,除了海装风电外,重庆齿轮箱公司、鸽牌电线电缆公司、重庆通用工业公司等相关风电装备企业提供的齿轮箱、电缆、叶片等配套产品,同样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就在前不久,重庆通用工业公司成功收购了吉林大安市一家风电设备公司,并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完成80亩征地,在两地各建一座风电叶片产业化生产基地,让“重庆造”风电叶片产业化项目成功落户到吉林和内蒙。
重庆通用工业公司总经理刘永刚称,将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从重庆本地拓展到吉林和内蒙古后,该公司的叶片产品将覆盖蒙东、蒙西和东北地区3000至4000平方公里的风场,并进入华北、东北等国内风电产品主体市场。
重庆的风电产业,为何发展如此之快?市经信委装备机械处负责人认为,虽然风电装备在重庆市起步晚,但起点却很高,除了具有海装风电这样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外,关键是重庆市依托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在装备制造业零部件配套能力方面“得天独厚”,这自然为整个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育风电场刺激本地采购
提速风电装备产业形成百亿级产业链,不仅本地风电装备企业要“走出去”,还要利用本地风力资源,“引进来”更多国内风力发电企业布局风电场,让它们就近采购重庆本地造的风电配套产品。
据介绍,在早前出炉的重庆风能资源评价报告表明,重庆风能总储量为2250万千瓦,巫山、秀山、黔江、巫溪等9个区县(自治县)的风能都很丰富。建立起本地风电场,刺激对风电配套产品的市场需求,这将成为重庆风电装备企业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继大唐、国电、华润等央企进军重庆风电市场后,国内最大的民营风电企业———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近日已与城口县签约,将投资20亿元布局风力发电场,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4亿千瓦时。
记者了解到,目前准备积极上马风电项目的区县就包括武隆、黔江、奉节、丰都、石柱、巫溪、万盛、酉阳、巫山等。市发改委能源处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内,重庆市将积极提高风电等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重,2015年力争达13%以上,到“十二五”末,全市风电场装机容量有望达到50万千瓦,这对重庆市风电配套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块“近在眼前”的市场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