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风电厂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到2012年1月1日,我国所有已并网运行的风电厂必须建立起风电预测预报体系和发电计划申报工作机制,未按要求报送风电预测预报结果的风电厂不得运行并网。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大多数风电厂都没有安装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电网调度机构对此也无硬性要求,此次国家能源局出台《办法》使得这一局面将在今年年底结束。
风电调度预测争议
据悉,《办法》已下发到各个相关单位,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所有并网运行的风电厂具备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的能力,并按要求开展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二是要求电网调度机构根据风电厂传送的功率预测结果,按照优先调度风电的原则,编制风电厂发电计划,并及时向风电厂通报。
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对电网的运行调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国家电监会在今年年初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中指出,由于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不完善,基础数据缺乏,准确度不高,电网企业无法根据预测的风力功率制定调度计划,运行方式的安排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此之前我国风电业界普遍认为风电不可预测,主管部门并未出台相关的强制性政策。通过近几年风电厂运行经验,主管部门改变了对风电的认识。
“以前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风电预测预报对风电厂来说可有可无。” 中节能风电公司生产运维部经理董晓湛表示,个别风电厂安装了风电预测预报系统,能够与电网进行沟通。中节能风电公司旗下风电厂都已安装了风电预测预报系统,虽然需要有所投入,但对风电厂的建设成本并无多大影响。
强制预测对电网更安全
国华江苏风电有限公司生产部的王林表示,该公司将在今年7月1日投运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但风电预测数据滞后会对预测的准确率产生影响,使风电厂在考核中表现不好。
事实上,我国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的供应商已有100多家,预测准确精度达85%以上。
“从电网的安全角度来看,建立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是必要的。”王林表示,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有助于调节风电和火电的相互补充,对风电厂影响不大。
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表示,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不仅有助于电网安全,也有利于提高风电的利用小时数,对风电厂和电网都有规范作用。
“电网调度机构必须按照风电厂上报的数据安排第二天的发电计划,其他的电源要根据节能调度办法给风电让路。”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说:“风电厂预测不准则会受到处罚,但只要预测准,调度机构就不能随意更改发电计划或限电。”
风电开发商面临“洗牌”
上述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所说的处罚,是指《办法》中提到的对风电厂功率预测预报进行考核,长期预测准确度差的风电厂将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
《办法》对风电开发商具有“洗牌”作用,因为电网调度机构将会把更多的上网机会安排给预测准确率高的风电厂。
国家电网今年年初发布的《国家电网促进风电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风电功率预测预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同风电开发商的预测准确率不同,主要原因不是系统的质量,而在于各自的管理水平。
“风电功率预测预报并不仅仅是买一套软件、建几个测风塔,而是对风电厂管理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董晓湛表示,风电厂管理能力差的风电开发商,其预测的准确率也会较低。
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要求,风电开发商能力强、管理好、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电网调度机构应该更多地收购;对于预测不准的风电厂,则会在需要限电时优先限制其风电上网。
“如果连自己的风电厂都管理不好,那就应该退出这个行业。”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表示,有经验的风电企业会适应当前新的政策环境,小企业可能会被淘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也需要提高风电的运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