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反对风电的人总是歪曲事实?Simon Jenkins最近在他的专栏中撰文称, 英国政府在推行近海风电项目时完全“不计成本”。但真相并非如此。事实上,成本恐怕是近海风电项目最需要关注的地方,也是其优势所在。如果真的不考虑成本因素,那近海风电恐怕就会成为政府最后的选择了。
根据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大型近海风电的竞争力近年来越来越强,已经快要赶上天然气发电,到2020年就可以与天然气发电基本持平。近海风电已经成为英国最便宜的可再生能源。Jenkins在文章中批评近海风电的高成本,并坚称政府应该更多投资太阳能和海浪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但根据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2030年近海风电价格大约每千瓦时为7到8.5便士,太阳能成本预计在每千瓦时11到25便士,海浪能成本在每千瓦时13到31便士之间。当然,最为廉价的还是核电,成本仅为每千瓦时5到10便士。不过,由于公众的强烈反对,核电已经不太可能在美国未来的电力供应中“挑大梁”了。
显然,说发展近海风电不计成本是无稽之谈。但是,由于近海风电发展遭到不少民众的反对,因此也受到一些影响。一些反风电发展公司还积极组织当地居民开展一些抵制风电发展的活动,这确实有些令人烦恼。
但是那些反对风电发展的人并不能取得什么成果。在不久前议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风电反对者再次搬出“风电效率过低”等一系列陈词滥调攻击威尔士风电站。但是,威尔士风电站的利用率高达26%,并非会上那些人所指出的19%。
除了攻击近海风电的效率,甚至还有人拿碳排放的问题说事。用这个理由来攻击风电更是可笑。想要达成其减排目标,气候变化委员会给出的建议是,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以及CCS技术来看,风电无疑是减排的重要推动力量。
当然,风电发展目前并不是一帆风顺。并网是风电面临的一大难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自然需要更多的投资。输电线路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这对于风电行业的发展来说会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政府就将陷入被动。一旦让这种反对风电发展的气候形成,那么今后即便想要再完善这些项目也会变得困难重重。
如果说这些反对风电发展的抵制运动中真有什么值得支持的地方,那就是抵制铺设空中电缆这个观点了。确实,输电线路应该铺设在地下,否则就不该铺设它。但这也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成本。考虑到成本因素,政府自然更为偏爱铺设空中电缆。根据国家电网的数据,在威尔士中部的风电输电线路铺设项目,若全部采用地下电缆的方式,成本会比铺设空中电缆高出3.2倍,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风电的成本优势仍然明显。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不能承受继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后果,我们不愿成为核电大国,我们也不爱风电。我们拒绝所有可能需要承担的额外成本,难道英国也要拒绝使用电力么?(乔治·莫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