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国电集团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国电重庆分公司成立揭牌仪式现场。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中国国电集团高调入渝。昨日,国电集团与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十二五”期间将投200亿元在渝发电,这对于饱受电力短缺困扰的重庆来说,绝对是大好消息。国电集团副总经理米树华对本报表示,200亿元将主要花在万盛恒泰火电的扩建工程和石柱、奉节、酉阳等区县的风电项目,同时还将在重庆展开兼并重组,收购部分小水电。
国电入渝设立分公司
随着激扬的音乐和绚丽的礼花,副市长童小平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朱永芃同时摁下按钮,标志着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之一的国电集团重庆分公司正式成立。
国电集团产业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控制煤炭资源量140亿吨,年煤炭产量4700万吨。
“近年来重庆的经济增长令人瞩目,为能源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朱永芃说,国电不但要在重庆发电,而且还要参与重庆煤炭资源开发。
其实,在国电之前,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大唐、华能等均已在重庆设立分公司。华能重庆分公司已于去年7月揭牌,珞璜电厂便属于华能。大唐则拥有重庆地区最大的水电厂——彭水电站。
200亿用于火电风电
国电宣布投资200亿元,怎么花呢?国电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米树华介绍,200亿元是“十二五”期间在渝的总投资,其中火电50亿元,天然气发电25亿元,风电35亿元,生物质发电9亿元,与重庆能投集团合作建设千万吨级煤炭转储中心11亿元,与水投电力项目合作60亿元,中小水电并购10亿元。
市发改委副主任詹成志说:“200亿元的项目最终将新增多少电量,尚无法预测,因为好几个项目的装机容量都还在设计之中。”
万盛恒泰电厂是国电于2006年在重庆建设的火电厂,拥有2台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现在我们计划将其扩建成一个100万千瓦的机组!”米树华说,其整体规划为400万千瓦。
国电集团此次与重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之后,风电项目也随之提上日程。“我们选择在三个地方,酉阳、奉节、石柱分别建3座风电场,一期总装机容量35万千瓦。”米树华说,现已启动石柱县和奉节县风电项目前期工作,今年开工10万千瓦。
拟收购重庆小水电
国电集团在重庆上马一系列电力项目的同时,还将在重庆开展合资合作和兼并重组。
“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将新成立能源公司,将其拥有的电力资产划入此公司,并转让50%股份给我们,合作开发重庆市清洁能源。”国电集团一人士介绍,国电拟利用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对重庆市中小水电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现正对部分项目进行调研、收资、评估。
米树华介绍,国电还与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签订了能源合作协议。目前,与能投集团合作建设的“千万吨级”煤炭转储中心项目工作机构已成立并开展前期工作。煤炭转储中心计划是让“疆煤入渝”,初步选址在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及其拓展区渝北洛碛,到2015年,使最终转储能力达到2500万吨/年。
根据预测,2015年重庆煤炭生产量为5000万吨,消费量7063万吨,需净调入煤炭2063万吨。
“十二五”电力翻倍
进入4月,我市用电持续增长,外购电困难,火电机组长期满负荷运行。市电力公司预测,我市5月主网电力缺口将在120万千瓦时左右。
为缓解电力短缺现象,副市长童小平介绍,“十一五”期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电力系统更趋完善,全市装机容量翻了一番达1167万千瓦,再造了一个重庆电力,全市发电量由2005年251亿千瓦时增长到2010年的475亿千瓦时。但是快速发展的重庆依然面临电力短缺问题。
“现在全市电力保障压力剧增,必须加快开工一批电源项目。”童小平说,“十二五”期间,将新开工906万千瓦的火电项目(扣除即将关停的小火电,将新增842万千瓦),还将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92万千瓦,到2015年,重庆电力装机容量将翻一番,将达到2200万千瓦,满足重庆的电力需求,当前的电力紧张问题,到2012年能够初步缓解。